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咿呀语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咿呀语】
 


拼译:babbling
 


前言语行为的一种。婴儿发出的类似成人语言中的音节重复但不表达意义的一种特殊语声。继喔啊声发音期后,约出现于3个月~1岁间。这些发音有音节、语调、轻重变化,不断重复,好像只是在以发音做游戏,如“ma-ma-ma”,“da-da-da”等。此时,儿童能发出的声音很多,不限于本族语的声音,且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生长的所有婴儿发出的声音都很相似,甚至聋儿也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发出咿呀语,但缺乏听觉反馈,比正常儿童停止得早。一般婴儿在八九个月时,咿呀语出现的频率达到高峰,到后期已有升降调变化,称为变调节咿呀语,但仍是无意义的、不能被理解的。1岁左右,大多数儿童开始产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咿呀语出现的频率明显下降。作为儿童言语产生准备的过渡形式,其主要价值:(1)练习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动作,为以后正式语言的产生打下基础。(2)作为游戏,可从中获得快乐,促使婴儿更多地说话。(3)成为婴儿与成人相处时的一种社会反应形式,吸引成人更多的注意和更多地与其交流,为儿童真正的言语表达发展创造条件。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