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效果 英 estrangement effect;德 Verfremdung 亦译“陌生化”。德国布莱希特用语。指使观众或演员、与剧中人或角色保持一定距离而具有理性判断力。在《戏剧小工具》等著作中提出。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具有社会教育作用,为了破除舞台上的“生活幻觉”,使观众理智地从戏剧中受到教育,戏剧应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在演员与角色、观众与剧情及剧情的事件之间制造一种距离,使演员清醒地意识到他是在演戏,观众意识到他是在看戏,不致把观众和演员、演员和角色等融合起来,从而领悟到剧中的深刻寓意,这就是一种“间离效果”。它具体包括演员和观众两个方面:在观众,是要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始终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戏剧、看待世界;在演员,是要揭示他所表演的角色,绝不生活在角色之中,其目的是调动观众的理性思索精神。这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进入角色”的理论迥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