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𣻌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𣻌 字形信息 字型 左氵右𣴎 部首 氵 包含“𣻌”的字 𮑲𮦴 字典解释 (𣻌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𣻌 yàng 《汉语大词典》 1.俗“漾”。 康熙字典 漾《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韵会】【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并音㨾。水名。【说文】水出陇西柏道。【书·禹贡】嶓冢导漾。 又水摇动貌。 又长也。【王粲·登楼赋】川既漾而济深。 亦作养。 〔【说文】水出陇西氐道。〕 谨照原文氐改柏。 说文解字注 漾 《说文解字注》 漾水。出陇西豲道。东至武都为汉。 豲各本作柏。字之误也。今依水经注所引说文正。前志豲道属天水。后志属汉阳。汉阳即天水也。豲道不属陇西。当作氐道。乃与汉志合。水经注漾水篇曰。许慎、吕忱、阚骃并言漾水出陇西豲道。东至武都为汉水。不言氐道。然豲道在冀之西北。又隔诸川。无水南入。疑出豲道之为谬矣。按禹贡曰。嶓冢道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前志陇西郡氐道下曰。禹贡养水所出。至武都为汉。武都郡武都下曰。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二条相属为辞。陇西郡西下又曰。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郑注尚书道漾引地理志漾水出陇西氐道。至武都为汉。至江夏谓之夏水。注梁州沱潜云潜盖西汉。出嶓冢。东南至巴郡江州入江。行二千七百六十里。又云汉别为潜。其穴本小。水积成泽。流与汉合。大禹自导汉疏通即为西汉水也。班、郑皆谓东汉西汉同出嶓冢。西汉者、别于汉而曰西汉。东流者、本无东称。班志武都下云东汉者、浅人增字。郑注云潜盖西汉、今尚书正义倒为汉西。皆非也。班、郑所云今水道不合。故异说纷然。金氏榜礼笺曰。后儒言汉水源者、咸求之于嶓冢。榜以汉志考之。嶓冢导瀁、惟据禹贡汉水言耳。周职方荆汉水、则不导源于嶓冢。故志于武都沮下曰。沮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说文、水经、后汉郡国志皆云然。盖瀁水辍流。不与汉相属。由来久矣。志言禹贡瀁水出陇西氐道县、至武都为东汉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此明禹贡汉水故道。若魏郡邺东故大河、馆陶屯氏河之类。班氏自谓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者如是。非谓汉代迳流之道。东汉水仍上受氐道水也。水经说西汉水曰。瀁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东南至江州县。东南入于江。瀁水既辍东流。势必西入。徒以氐道无可考见。后世莫能定其孰为瀁水。而与东汉水不相属。得水经校之?明。后儒考汉志不详于汉源。求嶓冢不得。因旁汉水之山强名之为嶓冢。亦近诬矣。汉志。禹贡嶓冢山、在陇西西县、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不见于氐道。然于氐道言禹贡瀁水所出。东至武都为汉。正释经嶓冢导瀁、东流为汉。明氐道亦得有嶓冢山。是山峰岫延长。西、氐道皆其盘回之地。准之地望。氐道当在西县东。志已于西县著嶓冢山。氐道例不重出。水经言瀁水出陇西氐道嶓冢山。郭景纯山海经注亦言嶓冢在武都氐道县南。可与汉志互明。西汉水、郑书注以为禹贡梁州之潜。以上受汉别。故得西汉水之称。后乃并其上流出嶓冢者名之为西汉水矣。玉裁谓金氏之言、可为异说折衷。许云出陇西氐道至?都为汉水。许非用班志而与志同。皆释尚书禹时汉源也。不言嶓冢山者、言氐道而嶓冢在其中。与志同也。武都者、汉武都郡之武都县。今甘肃巩昌府成县西北百里有仇池城。城东南有汉武都故城。 从水。羕声。 余亮切。 十部 。按韩诗江之漾矣。以为羕之假借。 在古籍中的用法 潺潺出亂峯,演 𣻌 緑蘿風。淺瀬寒難渉, ... 《歐陽文忠公集》居士集卷第十 歐陽文忠公集十“律詩六十首”,(北宋) 歐陽修 撰,四部叢刊景元本,第11頁 離亭 𣻌 水寒,別幌耀霜白。是 ... 《九靈山房集》九靈山房集卷之八“吴逰槀”,(元) 戴良 撰,四部叢刊景明正統本,第10頁 寒波 𣻌𣻌 ,芳心 黙黙,明月蘆花 ... 《雍熙樂府》雍熈樂府卷之十八“雜曲”,(明) 郭勛 輯,四部叢刊續編景明嘉靖刻本,第59頁 田 𣻌 爲劉家後 𣻌 西 𣻌 又爲蔡家蕩 《【嘉靖】吳江縣志》【嘉靖】吳江縣志卷二,(明) 徐師曾 纂、(明) 曹一麟 修,嘉靖三十七至四十年(1558-1561)刻本,第14頁 扁舟閒繫,盡日 𣻌 金波。水冷霜淸舞敗荷 ... 《白雪齋選訂樂府吳騷合編》白雪齋𨕖訂樂府吳騷合編卷之三“黃鐘”,(明) 張楚叔 輯,四部叢刊續編景明崇禎刻本,第55頁 浩蕩目無主風停浪始開 𣻌𣻌 入漁浦 《唐詩類苑》唐詩類苑卷第三十五,(明) 張之象 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曹仁孫刻本,第4頁 羽同揺 𣻌 一舉還故鄊 梁劉孝綽賦 ... 《藝文類聚》藝文類聚卷第九十一,(唐) 歐陽詢 編,萬曆十五年(1587)秣陵王元貞刻本,第9頁 𣻌𣻌 汎菱荇,澄澄映葭葦。 ... 《唐詩紀》盛唐第十唐詩紀七十,(明) 吳琯刻 撰,刻本,第4頁 下亂起未成行刷羽同揺 𣻌 一舉還故郷梁劉孝綽賦 ... 《藝文類聚》藝文類聚卷第九十一,(唐) 歐陽詢 編,嘉靖六至七年(1527-1528)吳郡陸采、胡纘宗刻本,第5頁 源東源出武都氐道爲 𣻌 水禹貢導 𣻌 是也西源出隴 《尚書葦籥》尚書筆篇夏書六,(明) 潘士遴 著,崇禎07年刊本,第75頁 風 ![]() 《古今游名山記》卷二,(明) 何鏜 編、(明) 吴炳 校訂,萬曆05年刊本,第16頁 木清華陂深堰曲清波蕩 𣻌 数十里皆作碧琉璃色新 ... 《古今遊名山記》古今遊名山記卷之十一上,(明) 何鏜 編,嘉靖四十四年(1565)刻本,第7頁 蕩 𣻌 春風起,誰知 歷亂心。 《唐音戊籤》戊籖六李羣玉之三“五言絶句”,(明) 胡震亨 撰,刻本,第11頁 𣻌 色桃花水,相 ![]() 《古詩紀》陳第六詩紀一百十三,(明) 冯惟讷 撰,刻本,第11頁 水波青蕩 𣻌 山色紫此峋 聞道過湖去 ... 《新鐫全像通俗演義隋煬帝艶史》隋煬帝艶史卷四目錄,(元) 齊東野人 編,末刻本,第14頁 溶溶 𣻌𣻌 欲平橋知是巴江雪𥁞消 ... 《明初四家詩》重刻楊孟載眉菴集卷之八,(明) 陳邦瞻 輯,萬曆三十七年(1609)汪汝淳刻本,第22頁 餘波從旁 𣻌 上,直至十餘里之外, ... 《天下郡國利病書》泗州志“河防”,(清) 顧炎武 撰,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手稿本,第18頁 江南千里緑田田,蕩 𣻌 臨風碎復圓。為報漢臯 ... 《茗齋集》茗齋詩樂府“茗齋詩七言絶句”,(清) 彭孫貽 撰并輯,四部叢刊續編景冩本,第78頁 白家蠻柳在,淺 𣻌 東風外。情緒慣瞞伊, ... 《陳迦陵文集》迦陵詞全集卷二“菩薩蠻”,(清) 陳維崧 撰,四部叢刊景清本,第7頁 雨初過爽氣淸,玉波蕩 𣻌 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 ... 《列朝詩集》乾集之上,(清) 毛晉 撰,刻本,第14頁 前山 𣻌 人日。 《道腴堂詩編》卷第二十九,(清) 鮑鉁 撰,乾隆刻道腴堂集十種本,第1頁 鏡炤明簾芙蓉竝蒂波間 𣻌 《瑤華集》瑶蕐集卷五“踏莎行”,(清) 蒋景祁 撰,刻本,第26頁 保石泉活眼碧 𣻌𣻌 舞寒藻初從下界看樓閣 ... 《江浙十二家詩選》江浙十二家詩選卷二十一,(清) 李繩 撰、(清) 王鳴盛 輯,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第2頁 水一塘,䑳一隻。䑳頭 𣻌𣻌 知風起,䑳背蕭蕭聞雨 ... 《佩文齋詠物詩選》佩文齋詠物詩選“舟類”,(清) 张玉书 撰,刻本,第5頁 嶓冢導 𣻌 ,東流爲漢。 鄭曰:地 ... 《尚書後案》尚書後案卷三,(清) 王鳴盛 撰,乾隆四十五年(1780)王氏禮堂刻本,第95頁 𣻌𣻌 銀塘水如錢貼小荷 又 綺 ... 《清吟堂集》歸田集卷第三,(清) 高士奇 撰,康熙刻後印本,第1頁 朱宫紫翠房,琮琤石穴 𣻌 清漳。一泓直欲歸滄 海 ... 《受宜堂集》受宜堂集卷二十七,(清) 納蘭常安 撰,刻本,第16-17頁 嘘萍末而風微, 𣻌 荷錢而露裛。有淺 碧之 ... 浸龜髯而 𣻌𣻌 ,匀雉尾而 與與。凉波 ... 《本朝館閣賦》本朝館閣賦後集卷四,(清) 程洵 撰、(清) 叶抱崧 撰,刻本,第37頁 中流宕 𣻌 寒日暉。 樓臺帶雪壓翠 ... 《弢甫五嶽集》𢖍山集卷五“詩”,(清) 桑調元 撰,刻本,第10頁 初愰 𣻌 幽禽窺戶已閒關酒徒散 ... 《陸放翁全集》劎南詩槀卷第三十九,(南宋) 陸游 撰,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清毛康增刻本,第6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