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列 Владислав Жанович Келле1920— 苏联哲学家。1938年进入莫斯科历史、哲学和文学学院哲学系学习。1947—1952年在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1952—195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哲学。回国后任莫斯科大学自然科学系副教授。1963年到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7年任教授。1975年起任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和技术史研究所科学的社会学问题研究室主任。长期任《哲学问题》杂志编委。主要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科学发展的社会问题。在探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时,认为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各种不同社会机制的基础,使研究对象达到形式化,这种形式化是运用量的方法研究社会和建立社会学模式的前提。指出与系统研究法密切相联系的还有“结构—功能法”。还提出构筑历史唯物主义新体系的研究方法,即把认识论中客体、主体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引入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从三个方面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1)自然历史方面,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合乎规律的客观自然历史过程;(2)活动方面,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主体的能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人道主义方面,把社会发展理解为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发展。其中,自然历史方面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方面。认为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就能充分展示社会的整体性。认为文化是“第二自然”,即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总和。科学的内容是客观真理,不是文化的主要特征;但当科学转向对人的研究时,它才发挥文化的作用。主要著作有《历史唯物主义》(1962)、《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理论纲要》(1973)、《历史与理论》(1981)、《科学与文化》(1984)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