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率波 wave of probability 反映微观粒子在空间某处以何种几率出现的波,或波函数所表示的波。一种与机械波、电磁波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波。德国物理学家玻恩在1926年首先提出。他在探讨物质波和表征物质波的变量——波函数ψ的物理实质、波粒二像性的真正含义等问题时提出:波函数说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乃是电子分布的几率波。认为物质波的强度同波函数的平方ψ2成正比,微观粒子(如电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同波函数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微观粒子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所以不能说某个电子一定在什么地方出现,而只能说它在某处出现的几率有多大。微粒是不连续的,但微粒出现的几率却按波的方式连续传播。玻恩的这一解释又称“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它合理解释了当时许多实验事实,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物质波、波函数、波粒二像性等基本概念的物理实质。同时揭示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统计规律与量子力学中的统计规律之间的本质区别,即前者归根结底服从牛顿式的决定论,而后者推翻了牛顿、拉普拉斯的决定论,承认机遇是基本的。玻恩的统计解释也不是量子力学的终结。自它以后,对于几率波是否已经穷尽物质的波动性、这种统计性的来源、对单个的量子过程是否还有更严格的动力学描述等等问题,都还有争论。玻恩统计解释的提出对哲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它深化了人们对因果性、决定论、统计性和物理实在等范畴的认识,对于否定机械决定论,确立统计观念也发挥了直接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