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并音韩。【说文】东也。本作寒。从人在宀下,从茻荐覆之,下有冰。冰,水也。隶省作寒。【释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时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书·洪范】庶征曰燠,曰寒。【传】焕以长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左传·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注】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语】火见而清风戒寒。【荀悦·申鉴】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
又穷窘也。【史记·范睢传】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陈同甫传】畸人寒士皆赖之。
又国名,在北海,平寿县东寒亭。【史记·夏本纪】伯明氏之谗子寒浞封国。
又姓。汉博士寒朗。
又叶胡田切,音贤。【楚辞·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又叶侧邻切,音真。【欧阳修·答韩子华诗】俊乂沈下位,恶去善乃伸。家至与户到,饱饥而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