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
【唐韵】符支切【集韵】频弥切【韵会】频脂切【正韵】蒲麋切,并音陴。【说文】土藏也。【徐曰】脾主信藏志,信生于土。【白虎通】脾之为言裨也。【韵会】文子曰:脾为风。【淮南子·精神训】脾为雷。【释名】脾,裨也。在胃下。脾助胃气,主化谷也。【礼·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
又可为殽。【诗·大雅】嘉殽脾臄。【礼·内则】兔为宛脾。【注】宛脾,聂而切之
又【鸨奥鹿胃注】鸨奥,脾膍也。【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粗醢,蜃蚳醢,豚拍鱼醢。【注】脾析,牛百叶也。
又【博雅】止也。【扬子·方言】铺脾,止也。【注】义有不同,故异训之。
又【博雅】卑也。
又邑名。【左传·定五年】子西为王舆服,以保路国于脾泄。【注】脾泄,楚邑也。
又【集韵】蒲街切,音牌。牛百叶。【周礼·天官·醢人脾析释文】徐读蒲佳反。
又【集韵】匹计切,音膍。盛肥也。
又【五音集韵】履切,音匕。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