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言右争,左言右爭
部首 言
简体字 诤
包含“諍”的字
𧬦
发音信息 (諍字怎么念)
拼音 zhèng,zhēng
粤语发音 zang3
注音符号 ㄓㄥˋ,ㄓㄥ
字典解释 (諍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諍 zhèng 《汉语大词典》
1.直言规劝。
2.通“靖”。细小。参见“诤人”。
3.通“静”。
諍 zhēng 《汉语大词典》
1.通“争”。争讼;争论。争夺;争竞。
2.用同“睁”。瞪大着眼睛。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并侧迸切,争去声。【说文】止也。【韵会】谓止其失也。【正韵】谏诤,救正也。【前汉·王褒传】谏诤即见听。【说苑·臣术篇】有能尽言于君,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
又【列子·汤问篇】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
又【集韵】通作争。【孝经·谏诤章】天子有争臣七人。
又【集韵】【韵会】甾茎切【正韵】甾耕切,并音争。讼也。【后汉·刘圣公传】平理诤讼。【晋书·王沈·释时论】阘茸勇敢于饕诤。【注】叶平声。
〔【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 谨照原书臣术下增篇字。
说文解字注
諍 《说文解字注》
止也。 经传通作争。 从言。争声。 侧迸切。 十一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所有鬪 諍 ,皆名 諍 事耶?有 諍 事,亦名鬪 諍 耶?有鬪 諍 非 諍 事,有 諍 事非鬪 諍 ,有鬪 諍 亦是 諍 事,有非鬪 諍 非 諍 事。有鬪 諍 非 諍 事者,若比丘但相道說,未成鬪 諍 。有 諍 事非鬪 諍 者,三種 諍 事。有鬪 諍 亦 是 諍 事者,若比丘相道說,亦成鬪 諍 事。有非鬪 諍 非 諍 事者,除上三句。所 有無事 諍 皆名爲 諍 事耶?有 諍 事亦名 無事 諍 耶?有無事 諍 非 諍 事,有 諍 事 非無事 諍 ,有無事 諍 亦 諍 事,有非無 事 諍 非 諍 事。有無事 諍 非 諍 事者,但 說他罪,未起 諍 事。有 諍 事非無事 諍 者,三種 諍 事是。有無事 諍 亦 諍 事者, 有比丘,無事 諍 亦起 諍 事。

《十誦律》十誦律卷第三十五“八法中諍事法第八”,(东晋) 弗若多羅、鳩摩羅什 譯,高麗藏本,第2頁

俗法,是及 非,此法有 諍 。以何等故此法有 諍 ?此 法有苦、有煩、有 ... 慼邪行,是故 此法則有 諍 也。隨國俗法,不是不非, 此法無 諍 。以何等故此法無 諍 ?此法 無苦、無煩、無 ... 慼正行,是故此 法則無 諍 也。是謂 諍 法。汝等當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已,棄 捨 諍 法,修習無 諍 法,汝等當學。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中阿含根本分別品拘樓瘦無諍經第八”,(东晋) 瞿曇僧伽提婆 譯,高麗藏本,第15頁

諍 者, 諍 有四種:闘訟 諍 、相 助 諍 、犯罪 諍 、常所行事 諍 。

《十誦律》十誦律卷第四,(东晋) 弗若多羅 譯、(东晋) 鳩摩羅什 譯,福州藏本,第5頁

諍 者, 諍 有四種:闘訟 諍 、相 助 諍 、犯罪 諍 、常所行事 諍 。

《十誦律》二一不定法,(东晋) 弗若多羅 譯、(东晋) 鳩摩羅什 譯,思溪藏本,第5頁

俗法,是及非,此 法有 諍 。以何等故此法有靜? ... 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 諍 也。隨國 俗法,不是不非,此法無 諍 。以何等故此法无 諍 ?此法無苦、無煩、無 ... 慼正行,是故此 法則無 諍 也。是謂 諍 法。汝等當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已,棄捨 諍 法,修習無 諍 法,汝等當學。”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中阿含根夲分別品釋中禪室尊經第五”,(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譯,福州藏本,第14頁

以何等故此法有 諍 ?此注有苦、有煩、 有 ... 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 諍 也。隨國 俗法,不是不非,此法无 諍 。以何等故此法無 諍 ?此法無苦、無煩、無 ... 慼正行,是故此 法則無 諍 也。是謂 諍 法。汝等當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巳,棄捨 諍 法,修習無 諍 法,汝等當學。”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譯,思溪藏本,第17頁

復有四 諍 ,言 諍 、覓 諍 、犯 諍 、事 諍 。

《四分律》四分律卷第五十八“毘尼增一之二”,(东晋) 佛陀耶舍、竺佛念等 譯,高麗藏本,第14頁

不起於 諍 論, 不作 諍 因緣,

《大寶積經》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五“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五”,(唐) 菩提流志譯并 合,高麗藏本,第5-6頁

“復有四 諍 :言 諍 、覓 諍 、犯 諍 、事 諍 。

《四分律藏》四分律蔵卷第五十八,(东晋) 佛陀耶舍 譯、(东晋) 竺佛念 譯,福州藏本,第13頁

爾時,無 諍 勇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 觸有離則有 諍 訟,有 諍 訟者魔得其 便。若無觸無離自不 諍 訟,亦不令他 諍 訟,以得無我故無惱行 ...

《大方等大集經》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八“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五”,(东晋) 曇無讖 譯,高麗藏本,第3頁

云 何名爲四種 諍 事?一者他擧 諍 事,二 者互疑 諍 事,三者自擧 諍 事,四者互 擧 諍 事。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九“攝事分中調伏事摠擇攝第五之一”,(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15頁

諍 者,有四種:言 諍 、覓 諍 、犯 諍 、事 諍 。

《四分律藏》四分律藏卷第十七,(东晋) 佛陀耶舍 譯、(东晋) 竺佛念 譯,思溪藏本,第9頁

來㫖言: 諍 與不 諍 , 偏在一法,何為獨褒無 諍 耶?

《册府元龜》冊府元龜卷八百二十一,(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8頁

問:幾有 諍 ,有 諍 爲義?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7頁

問:幾有 諍 ,有 諍 爲義?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唐) 玄奘 譯,思溪藏本,第8頁

無 諍 論菩薩曰:“我能堪任 ...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唐) 菩提流志 譯,思溪藏本,第2頁

唯有出家者 於諸 諍 無 諍 。

《法苑珠林》法苑珠林卷第十九“引證部第二”,(唐) 道世 撰,高麗藏本,第4頁

“有四 諍 :闘 諍 、無根 諍 、犯罪 諍 、常所行 諍 。”

《十誦律》三法初,(东晋) 弗若多羅 譯、(东晋) 鳩摩羅什 譯,普寧藏本,第1頁

國俗法是及非,此法有 諍 。以 何等故此法有 諍 ?此法有苦、有煩、有 ... 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 諍 也。隨國俗法不是 不非,此法無 諍 。以何等故此法无 諍 ?此法舞 苦、無煩、無 ... 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 諍 也,是謂 諍 法。汝等當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巳棄捨 諍 法,修習無詳法,汝等 ...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中阿含根本分别品阿難說經第六”,(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譯,普寧藏本,第17頁

“復有四 諍 :言 諍 、覓 諍 、犯 諍 、事 諍 。”

《四分律藏》四分律藏卷節五十八,(东晋) 佛陀耶舍 譯、(东晋) 竺佛念 譯,普寧藏本,第16頁

問:幾有 諍 ,有 諍 爲義?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積,(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8頁

無 諍 論菩薩曰:“我能堪任 ...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唐) 菩提流志 譯,普寧藏本,第2頁

任賢 能、受諫 諍 則可,何謂為難?徵曰 ...

《歷代名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九十六,(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14頁

如上說四 諍 者相言 諍 詳謗睜罪 諍 常所行事 諍 相

《摩訶僧祇律》摩訶僧祇律卷第十三上,(东晋) 釋佛陀跋陀羅 譯、(东晋) 釋法顯 譯,崇禎七年(1634)金壇于玉德等刻本,第11頁

諍 者, 諍 有四種:闘訟 諍 、相助 諍 、犯罪 諍 、常所行事 諍 。

《十誦律》十誦律卷第四,(南北朝) 弗若多羅 譯、(南北朝) 鳩摩羅什 譯,乾隆藏本,第16頁

俗法,是及非,此法有 諍 。 以何等故此法有 諍 ? 此法有苦、有煩、有 ... 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 諍 也。 隨國俗法,不是不非,此法無 諍 。 以何等故此法無 諍 ? 此法無 苦、無煩、無 ... 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 諍 也。 是謂 諍 法。 汝等當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知 諍 法及無 諍 法已,棄捨 諍 法,修習無 諍 法,汝等當學。”

《中阿含經》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根本分别品意行經第七”,(东晋) 瞿曇僧伽提婆 譯,乾隆藏本,第56-57頁

復有四 諍 :言 諍 、覓 諍 、犯 諍 、事 諍 。

《四分律藏》四分律藏卷第五十八,(南北朝) 佛陀耶舍 譯、(南北朝) 竺佛念 譯,乾隆藏本,第54頁

左右有所書以貽來代諫 諍 之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七,(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9頁

闘 諍 掃灑, 記莂 蚊䖟。

《大寶積經》大寳積經卷第九十三,(唐) 菩提流志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37頁

臺諫庭 諍 褆罪,不允。

《朝鮮王朝實録》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三十九,(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24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0 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