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用哲学观点研究和解释教育的本质、价值、作用、目的、方法、课程、教材等重大理论问题的交叉学科。是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哲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848年德国教育学家罗森克兰茨著的《教育学体系》一书中。德国的泡尔生、克里克和美国的柏格莱认为,教育哲学是综合教育科学的知识而成为整体的学问;比利时的德贺夫认为,教育哲学是从哲学观点论教育和从教育的观点论哲学的学问;奈勒则认为,教育哲学具有思辨、规范性和批判性的特点,是从总体上去认识教育的学问。一般分为自然主义派、理性主义派、实验主义派,20世纪60年代起又出现了新托马斯主义派、存在主义派、新行为主义派、结构主义派、分析主义派等。主要著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实验主义派),那笃尔的《哲学与教育学》(新康德主义派),柏格莱的《一个要素主义者的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要素主义派),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欧洲新教育学派),马利坦的《教育在十字路口》(新托马斯主义派),斯金纳的《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新行为主义派),皮亚杰的《教育原则与心理学的依据》(结构主义派)等。中国学者认为,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从中找出一般性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