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什弗科 La Rochefoucauld1613—1680 法国作家,伦理思想家。1635年因反对首相事败后被投入巴士底狱,不久流放外地。1648—1653年参加反专制的投石党运动,为投石党人。1655年获朝廷谅解重返巴黎,从此不问政事,成为文学沙龙的常客。强调自爱和个人利益对于人的行为所起的决定作用。自爱是人行为的最根本动力,是生命的原则,它使人与人的关系充满活力。但自爱也是导致种种恶习的根源,对人的道德形成只会起消极作用。德行消失在利欲之中,一如河流消失在海洋之中。在纯粹偶然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美德,是一种经过伪装或未被识破的罪恶。重视自我剖析和诚实的作用,认为不具备这种品质,爱情和友谊就只是一句空话。认为在多数人身上,正义和理性的力量十分薄弱,人间充满邪恶和不义。其愤世嫉俗的观点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揭露封建专制导致的道德败坏有一定作用。是法国功利论的先驱者。主要著作有《回忆录》(1662)、《箴言录》(1665)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