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现主义 abstract expressionism 现代西方文艺流派之一。20世纪40年代中期产生于美国,主要表现在绘画领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主义艺术的高峰,它的出现标志西方现代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纽约。由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受超现实主义的自由主义手法启发,强调艺术表现在于艺术家的直接的、整个身体的行动,故又称为“行动绘画”。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以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克莱因(Franz Kline)和库宁(Willem De Kooning, 1904— )为代表,创作充满动势和力量。如波洛克放弃传统绘画工具,改用棍子、瓦刀、画刀,创作时将沙、玻璃碎片等物掺杂在颜料中,泼洒在画布上。他们的创作不受理性支配,自由宣泄内心的潜在意识。另一种以罗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的色域绘画为代表,作品抛弃形象因素,趋向纯抽象和平静的意境。某些作品在涂了色彩的背景上衬出几个空白矩形。绘画成为观众冥想的焦点,充满神秘性。此外,还有一些将这两种方式合二为一的艺术创作。抽象表现主义渗透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观和美学观,在艺术上强烈追求视觉和精神刺激,希望通过追求绘画行动的绝对自由来求得从政治、美学和道德的价值体系中的解放。此外,抽象表现主义在创作中吸收了各种现代哲学观念,如尼采的悲剧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