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理论frustration theory
有关挫折的系统的心理学阐释,包括挫折的含义、内容、特点、形式、原因以及解决挫折的方法等,属于动机制论范畴。一般而言,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挫折产生的机制有各种假说,如挫折-倒退说、挫折-攻击说、挫折-固执说等(详见有关条目)。挫折与个人的抱负水平直接相关。挫折具有双重性质:在积极方面,它给人以教益,锻炼人的意志;在消极方面,它使人失望、痛苦、沮丧,甚至是意志消沉而不思进取。挫折可以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既可能是理性行为,如改变策略、降低要求、找借口以自我安慰等;也可能是非理性行为,如采取威胁、敌视、暴力等行为加以“发泄”等,甚至会通过自我防御而导致种种心身疾病的产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正确地对待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将会使人的认知系统产生创造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