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德行与幸福
类别 哲学
释义 德行与幸福     virtue and happiness

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理论。大致有道德本身即幸福和幸福本身即道德两种观点。古希腊罗马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亚派认为人的幸福不在于感官快乐、财富、权势,而在于灵魂的本身完善,道德本身就是幸福。中世纪基督教把仁爱、信仰、希望作为三主德,认为人具有这些美德就是最高的幸福,不应希求尘世的物质利益和感官享乐。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道德上的至善是最高的幸福。这种观点强调道德根植于心灵自身,忽略人的感官需要和物质利益。古希腊罗马的伊壁鸠鲁派则认为幸福本身即道德,幸福是道德生活的中心和目的,道德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家从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出发,认为幸福就是追求最大的感官快乐,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获得最大利益;幸福就是道德的标准,道德科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得人的幸福。这一观点强调道德中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和现实的物质利益。此后,德国哲学家康德试图调和德行和幸福关系上两种对立的观点,认为德行和幸福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假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从而在超验的本体的道德世界中实现德行和幸福的统一。伦理史上关于德行和幸福的论争,反映伦理学家对道德和现实物质生活关系的探索及不同的看法。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22: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