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利丹 Jean Buridan;Joannes Buridanus约1300—1358 法国物理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曾在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师事唯名论思想家奥卡姆的威廉。后任该校哲学教授,并于1328年及1340年两度担任该校校长。在科学上,强调光的连续性;认为推动物体运动的力量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质量成比例;被推动者与推动者脱离后仍继续运动,直至运动的力量与空气阻力相抵消。在哲学上,持温和唯名论、道德决定论观点。讨论意志与理性的关系,提出“布利丹的驴子”一例。在逻辑学上,区分了范畴词与非范畴词,阐明了由非范畴词决定逻辑形式。研究了指代理论,指出指代是命题中词项对一物或一些事物的解释。提出了直言命题真值的条件。按其说法,A、E、I、O的对当关系得以成立,并且一个真的肯定直言命题具有存在的涵义。认为互相矛盾命题的真值是相反的。将推论区分为形式的与实质的。一个形式推论在保持同一形式时,以任何范畴去替换推论中的项,该推论总是有效的。反之,一个实质推论在保持同一形式时,以不同范畴去替换推论中的项,该推论并非总是有效的。将实质推论又区分为有效性无时间限制的简单推论与限于某一确定时间有效的当下推论。曾试图用公理方法建立命题逻辑系统,提出大量有效的推论式。与中世纪其他逻辑学家共同发展了命题逻辑。研究了模态逻辑,并将自己在直接模态推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用便于记忆的图形表示出来。提出了类似说谎者悖论的语义悖论,并对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较为精细的排除语义悖论的方案。所著大部分是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的问题。主要著作有《论推导》、《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让·布利丹问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