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天文学哲学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天文学哲学 philosophy of astronomy 自然科学哲学分支之一。研究天文学中的哲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介于哲学和天文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天文学同哲学有着深刻而紧密的联系。在古代,人们关于宇宙的哲学观点与天文学观点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朴素自然观。如中国东晋虞喜(公元4世纪)提出的“宣夜说”。在近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使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也为机械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提出,第一次打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对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束缚,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块基石。随着现代宇宙学、天体演化学、天体物理学、天体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深入,天文学已经成为当代自然科学的前沿。它在对太阳系、恒星、星系和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探索中,在对黑洞、红移、宇宙学原理、人择原理等问题的研究中,遇到了许多哲学问题。现代天文学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宇宙的概念。一种观点认为客观存在的宇宙是唯一的,哲学和天文学只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个宇宙。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区分哲学和天文学两种不同的宇宙概念。前者是指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后者是指人类在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物质体系,只是无限物质世界中一个有限的部分。现代宇宙学中的“宇宙”概念一般指总星系,有人称之为“我们的宇宙”、“观测的宇宙”。还有人提出“普遍的宇宙”概念,认为“我们的宇宙”或“观测的宇宙”中的实际内容会不断发生变化,但不依存人们观测实践的抽象的宇宙,或最广泛意义上的宇宙不会改变其内涵,这就是“普遍的宇宙”概念。(2)宇宙的无限性。基本上有四种看法:认为作为无限物质世界一部分的“我们的宇宙”是有始有终的,整个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时间的无限性,即体现在宇宙物质永恒发展和变化之中;认为在大爆炸宇宙学中,“我们的宇宙”在过去曾存在一个密度和温度无限大而半径为零的“奇点状态”,因此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认为依据脉动宇宙模型,“我们的宇宙”有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因此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在空间上是有限的;认为如证实宇宙的开放模型是正确的,则空间是无限的,如证实闭合模型是正确的,则空间是有限的。(3)宇观与宏观、微观概念的划分。主要有三种见解:认为宇观与宏观、微观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物质客体的量的差异;认为应以物质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描述这种作用的不同理论作为划分宇观等概念的标志;认为应从认识论角度对宇观、宏观、微观的本质特征作出概括,宇观是人们可以直接观测,但不能以物质手段加以影响或变革的时空区域,宏观是人们可以直接观测,且能以物质手段加以影响或变革的时空区域,微观是人们不能直接观测,但能以物质手段加以影响或变革的时空区域。(4)人择原理的哲学意义。人择原理指出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的宇宙,但只有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取特定值的宇宙,才能演化出人类,我们只能看到一种允许人类存在的宇宙。一般认为,人择原理提出了认识主体的人同认识对象的宇宙之间的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观测到的宇宙只能是人存在于其中的宇宙。对于人类能否认识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外宇宙)的问题,有三种不同见解:人类只能认识“我们的宇宙”,而不能认识外宇宙;人类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宇宙”发生的现象推测其他宇宙的存在及其性质;“我们的宇宙”和外宇宙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人们有可能在实践中把握这些联系,与“我们的宇宙”没有联系因而不可认识的其他宇宙是不存在的。(5)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种看法认为,在宇宙中演化出智慧生命的条件极为苛刻,几率很小,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另一种看法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表明智慧生命出现的几率并不很小,有人甚至推算出在银河系中可能有3亿9千万颗行星存在着智慧生命;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物质自身具有演化出智慧生命的能力,在宇宙中智慧生命是无限的。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