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为什么人一定要谈恋爱呢? |
类别 | 恋爱脱单-恋爱技巧 |
内容 | 为了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从而实现“自我圆融”的本能需求。 人生就是一款打怪升级的游戏,而恋爱就是其中一个怪,所以实际上你这一辈子都不谈恋爱也是可行的,只要你能升级通关,最终达到“自我圆融”的目标就行。 我就有一个女性朋友,36岁单身未婚,且不打算再恋爱结婚,她用强大的情商和逻辑,说服了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在自我成长之路上肆意驰骋。 “恋爱”,是一只不过是一条实现“自我圆融”的捷径罢了。 ![]() 虽说是捷径,可是天上还真没有掉馅饼的事儿,它也一定伴随的巨大的痛苦,方能蜕变。 01 我们的孤独感从哪里来: 分离焦虑 新精神分析学派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德裔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类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学研究指出,任何爱的理论,都必须从人类的生存理论开始。 谈论爱,首先必须从人的生存出发。 由于人类是理性的动物,所以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脱离了动物界并超出了本能适应性。与此同时,人类也脱离了自然,而一旦脱离自然,就再也无法重返自然了。 人类原本与自然之间所形成的某种确定关系,因理性的获得而遭到破坏,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弗洛姆认为,“当人类或个人诞生时,他被逐出像本能一样确定的状态,并进入一种不确定、不连贯和开化状态”。 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会使人产生强烈的不安情绪和孤独感。 “孤独意味着被切断与社会的联系,没有任何能力去行使我们的人权。孤独意味着无助,意味着无力主动地把握这个世界,意味着这个世界无需发挥我的能力并可以侵犯我。所以,孤独是强烈焦虑的来源。它引起羞耻感和罪恶感。” 因此,我们的孤独感与生俱来。所以,如何克服分离,克服与自然以及他人的分离,并从孤独中解救出来,成为人类最深切的需要。 02 人类克服孤独感的办法: 前三种都治标不治本 弗洛姆具体介绍了四种克服分离、摆脱孤独的方法,即:各种紊乱状态、群居、创造性活动和爱。 1、 各种紊乱状态——原始宗教仪式、性体验、酒精和药物。 紊乱状态指,一种由各种原始宗教仪式、性行为和酒精及药物所导致的,精神恍惚飘然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外部世界消失了,个体感到了思维的停顿,刹那间自己与外部世界,与他人融为了一体。 这种紊乱状态能使人暂时摆脱孤独感,但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紊乱状态的文明社会,现代人被规定为具有理性,并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存在,他会因为自己缺乏理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所以,紊乱经历一过去,我们便感到更加孤独。 2、群居 我们常说,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无法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种使个人融入更大范围的结合,目的在于融入群体之中。 只要我们读同样的报纸、看同样的节目、思考同样的问题、穿同样的服装......如此便能和他人达成一致,便能摆脱孤独了。 弗洛姆指出,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承认这一事实,现代人确实存在想和他人保持一致的强烈冲动。 “假如没有区别于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假如我们能在习俗、衣着、观念上与群体的模式一致,那么便得救了,便可以从可怕的孤独感中解脱出来了。” 3、 创造性活动 从事创造性活动能使人把自己和物,即对象结合起来。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与创作对象融为一体的感觉。创造性工作使他们克服了与对象的分离状态,把自己与世界结合了起来。 然而,创造性活动所能克服的,也只是与物质对象的分离,并没有达到人际间的协调。 所以,创造性活动也算不上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03 “自我圆融”= 终结孤单 弗洛姆总结道: 通过紊乱状态的融合所达到的协调是稍纵即逝的;而由一致达到的协调不过是虚假的协调;由创造性活动达到的一致只是人与物体的结合,不是人际间的协调;因此它们仅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 圆满的答案在于爱,在于达到人际间的协调和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 1、爱是什么 弗洛姆进一步给出了爱的定义。 他指出,“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在保持个性和尊严前提下的结合,是一种“成熟之爱”。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将爱分为“激情之爱”和“成熟之爱”(也叫“伴侣之爱”)。 “激情之爱”,我们常听说的词汇是:荷尔蒙多巴胺、激情、恋爱脑、坠入爱河......等等,它是婴儿与母体互动关系的投射,也和原生家庭的成长有关,它是有条件的是不完满的。 而成熟之爱具备下列五大特征:给予、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爱的首要特征是给予。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能力,而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在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爱往往被描述成一种被动的情感。但弗洛姆指出,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而且给予并不意味着丧失和牺牲,而是一种奉献,是个人潜力的最高体现。 因为我是能干和富有的、我的灵魂很丰满,所以才有能力赋予他人爱。 弗洛姆曾经谈及应如何界定“富人”的问题。他认为富人不是指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能赋予其他人多少钱财。 感情亦如此,爱并不意味着个体储存了多少情感,而在于能将多少爱赋予对象,并在给予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2、通过自我成长实现“成熟之爱”,终结孤独 正是因为人类的孤独感与生俱来,“自我圆融”的需求也如影随形,而通过自我成长,实现“激情之爱”到“成熟之爱”的转变,就是自我圆融的过程。 前来咨询我的学员也都喜欢问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人一定要谈恋爱? 实际上,这是人的天性所致,当恋爱中产生痛苦的时候,如果你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从而透过痛苦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修正、不断成长,有能力将自己的“爱”进行转化,那么,你就已经走在了终结孤单的路上。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