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1019—1086 北宋史学家、哲学家。字君实。夏县(今属山西)人。居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南宋朱熹曾将他与邵雍、周敦颐、二程及张载列为北宋“六先生”。曾任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拜相,主持国政。尽罢王安石新法,为旧党首领。曾奉钦命设局编纂《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崇奉西汉扬雄,对《法言》、《太玄》钻研达三十余年。主张以人格化的“天”为宇宙的最高主宰,“天者万物之父也”,“违天之命者,天得而刑之;顺天之命者,天得而赏之”。又说:“贵贱贫富,天之分也”,故“僭天之分,必有天灾,失人之分,必有人殃”(《司马文正公集》卷七十四)。认识论上宣扬“遗物离人,精思超诣”的直觉,解释《大学》格物致知的“格”为“扞”、为“御”,认为只有扞御外物,才能“无所不照,无所不通”,“知至道”。认为最高智慧仅存于圣人“神心”之中。人性问题上持性善恶混说。把天命和人性联系在一起,强调性由天预先安排而不可改变,“成不可更,性也”,“性,天命也”(《太玄注·玄衡》)。成为汉代以来传统神学天命论的继承者。另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