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加缪
类别 哲学
释义 加缪     Albert Camus1913—1960

法国作家,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生于阿尔及利亚。1936年毕业于阿尔及利亚大学。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参加反法西斯运动。1939年到法国。1942年参加抵抗运动,参与创办《战斗报》。1947年退出该报从事文艺创作。1955年任《快报》记者。曾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结论并不正确。但由于他对荒谬的论述明显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又由于他与萨特一度交往密切,所以通常被认为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加缪思想的中心概念是“荒谬”和“反抗”。他接受了近代和现代一些思想家关于“荒谬”的观点。认为,荒谬产生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产生于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之中。但它又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世界是密闭无隙和陌生的,更存有非人性的东西。在世界中,人感到自己似乎是一个局外人,人类希望生命能够永存;意识和现实得以统一,但面对的却是死亡以及不可还原的多元化。使人感到世界以及包括人自身均难以理解,由此就会产生出荒谬的体验。荒谬揭示了理性的局限,加缪以为这是“指出理性种种局限的清醒的理性”。他探讨并解释了现代人与自身生活相分离而产生的荒谬观。他以为,面对荒谬,人们既不应该以自杀去逃避它,也不必寄希望于未来。荒谬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生的主宰,它不可能被消除和超越,所以,重要的是去“穷尽今天”,去在这荒谬的世界中生活。他主张以“反抗”的方式去肯定人生,赋予生命以价值。他推崇希腊神话中被诸神罚作无效无望劳动的西西弗是“荒谬的英雄”,因为西西弗致力于一种不思未来的事业,是由此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加缪整个思想具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认为理性和现实是相对立的。在美学上,把“荒谬”这一概念作为他艺术美学的核心,认为艺术的本源就是模仿存在、揭示荒谬,认为艺术创造就是生活得更多些,“创造就是生活两次”。反对把艺术和哲学对立起来的流行观点,认为艺术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伟大的小说家都是哲学家”,艺术离不开思想,而思想在激发艺术产品产生的同时又否定了自己,艺术和哲学的相互渗透现象是美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既看到了艺术作品与思想性的联系,又看到艺术作品不是纯粹思想的传声筒。把“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属于人的”强调为一条美学规律,反映了存在主义美学以人为出发点、核心和归宿这一基本特征,使他的艺术美学显现出一种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存在主义美学的重要代表。作为小说家和政论家,他的作品描述了人在这个“互不相容的世界”的孤独和自我疏远、恶的问题以及死亡的严峻结局,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看待历史和现实,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战后欧洲知识分子的心态。主要作品有《局外人》(1942)、《西西弗的神话》(1942)、《鼠疫》(1947)、《反抗者》(1951)、《堕落》(1956)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