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 北宋王安石著。提出“性情一”的命题,反对“性善情恶”论。认为“性”是“人生而有之”的喜、怒、哀、乐、好、恶、欲的感性心理机能,“情”是这一心理机能“接于物”后而产生的感性活动及其外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 “性”与“情”本无善恶。“情”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动而当于理,则圣也、贤也;不当于理,则小人也。”“情”之善恶以“理”为标准,而“理”又“接于物而动”。“情”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的观点,对以后思想家特别是王廷相、王夫之有重要影响。后收入《王文公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