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阶级 peasant class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阶级(不包括农业工人)。在封建社会中,是同地主阶级相对抗的基本阶级。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自给自足生产的个体农民,称为自耕农。自耕农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这些社会的初期广泛存在。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不可能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纲领,所以农民革命的结局总是陷于失败。只是到了近代,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那样,农民有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农民阶级不断发生分化,一般分为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富农是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农是农村的小资产阶级,可分为上中农(也称富裕中农)和下中农。贫农是农村的半无产阶级,雇农是农村的无产阶级。也有广义地把整个农民阶级泛指为农村小资产阶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民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上,逐步走上集体化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