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克拉夫特
类别 哲学
释义 克拉夫特     Victor Kraft1880—1975

奥地利哲学家、科学理论家。维也纳学派主要成员。1903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起在维也纳图书馆工作,1925年任维也纳大学副教授。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 被解除教职和图书馆工作, 隐居乡间, 1947年恢复维也纳大学职务。 1952年被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持“经验理性主义”或“演绎经验主义”观点, 调和经验和理性、 归纳和演绎在认识中的作用, 既和其他逻辑实证主义者有区别, 又和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不同。认为科学认识即使在经验科学中也必须演绎地加以建立,但这种演绎必须有实在论作为基础。认为要科学地从主观的经验或现象中构成关于客观实际的理论, 就必须在经验或现象之外预设一种“被解释的客体”作为辅助假定, 有了这个辅助假定, 则“不能被感知的存在事物”对“能被感知的存在事物”而言, 就能显出其演绎性的“解释作用”和“立证作用”即他所谓的“构成实在论”观点。与其他逻辑实证主义者不同, 对社会-伦理的认识论问题作了细微而全面的语义分析和立证, 认为“普通的善”这个道德东西是否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只是关于“道德准则”的效用根据问题, 故综合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原则和康德的实践理性原则, 提出他所谓“理性自然主义”的社会伦理观点。与维也纳学派其他成员不同, 承认价值判断是有认识意义的命题,强调价值判断的事实内容和经验基础, 反对绝对主义的价值论。主要著作有《世界概念和认识概念——认识论研究》(1912)、 《科学方法的基本形式》(1925)、 《科学价值学说基础》(1937)、 《数学、逻辑和经验》(1947)、《维也纳学派——新实证论的起源》(1950)、《认识论和道德的基础》(1968)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