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英国亚当·斯密著。1759年出版。主要论述人的道德情感的本质和行为评价的原则。认为人虽然有一种原始的自爱(或自私)的情感,但还具有关心他人,节制自私情感的同情或同感,这种同情构成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上的肯定或否定归根到底是对假设公正的旁观者的感情发生共鸣的表现。情感共鸣的前提是人性中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获得他人的同情或赞许,因此,就要使自己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他人相处时,要进入当事人的处境。人际间情感上的一致性导致行为上的合宜性(即通常意义上的公正、正当)。这是作出道德上赞许或否定判断的基础。美德并非人类原初的道德感,而是经过自我控制的情感,这种情感使人们来自本性的举动合乎美德的要求,使行为具有合宜性,还用情感原理论述正义感的起源与责任感的形成。此外,还对影响道德情操的其他因素进行探索,涉及功利现象、风俗、时尚和命运等。该书是情感论伦理学的早期代表作,对现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有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