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 John Dalton1766—1844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781年,在肯达耳镇的一所初级中学任教,四年后接任校长。1793年起在曼彻斯特新教学院(后迁至牛津,改为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学院)任教,讲授数学和自然哲学。1800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秘书兼化学、数学教师。1817年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终身会长,182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32年,获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重视观察实验,擅长理论思维,在科学方法上具有把观察与思考、实验的积累与丰富的想像、新颖的理论构思相结合的特点。1801年提出“气体分压定律”,推论出空气是由不同种类的微粒混合构成,确认了原子的客观存在。1803年发现化合物的“倍比定律”,并引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提出最早的原子量表。1808年创立科学的新原子论,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极小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不可见也不再可分,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并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其本性不变;种类相同的原子形状、质量和性质都相同,不同种类的原子则各不相同;每一种物质都由自己的原子组成,元素由单一的原子构成,并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基本特征;化合物则由不同的原子构成,化合物中原子以简单的数目比例结合。道尔顿的原子论发展了古希腊的原子学说,使原子论从定性阶段进入到定量阶段,从自然哲学的猜测变成自然科学的理论,巩固了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恩格斯明确指出,化学的新时代是从道尔顿的原子论开始的,称誉他为“近代化学之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37页)。主要著作有《气象的观测资料和论文集》、 《论色盲》、 《原子理论》、 《分子理论》、 《化学哲学新体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