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迪格尔 Andreas Rüdiger1673—1731 德国哲学家。就学于莱比锡大学和哈雷大学,后又在两校执教,同时兼职医生。托马苏斯的学生,同属德国反莱布尼茨-Ch.沃尔弗哲学传统的一派,它影响了康德哲学的产生,并形成了以后以主观唯心主义代替客观唯心主义理论的发展。受虔诚派哲学影响,以精神解释自然。提出包括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自然法、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综合哲学。逻辑学有心理学倾向,主要探讨观念的起源和发展。赞同英国洛克的经验论,认为心灵中有由外界来的经验因素;对反省的了解与洛克不同,认为它是由外界来的;人的意识是真理的标准,它由逻辑而来,不是常识。形而上学以实在概念为基础,从认知的可能性与被认知的实在来说明存在与真理,认为认识依赖于感觉与经验,而经验则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自然哲学上,把虔诚派强调的精神的物理学与机械论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认为精神因素占有首要地位,人们没有确定的自然的知识,在日心说与地心说之间也无所选择。这种思想对以后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着重于主观能动性有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1704)、《论真与假的意义》(1709)、《沃尔弗的灵魂性质观念和卢迪格尔的反驳》(1727)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