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藏用 约656—约713 唐无神论者。字子潜。幽州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人。曾隐居终南山。举进士,不调。长安中,授左拾遗。神龙中,累擢中书舍人。景龙中历史部侍郎,迁黄门侍郎,进尚书右丞。著《析滞论》,批判当时的迷信思想。反对“黄公裁变,玄女启谟,八门御时,六神直事。从之者则国富兵强,违之者则将弱朝危”的流行观点,认为国家的“得丧兴亡,并关人事;吉凶悔吝,无涉天时”。国家的强弱,治乱,都是人事努力的结果,“任贤使能,则不时曰而事利;明法审令,则不卜筮而事吉。养劳赏功,则不祷祠而得福”;刑狱不滥,人民长寿;赋敛蠲省,人民富足;法令常有,国家安定;赏罚得中,兵力强盛。治国不能靠迷信,“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礼赏不倦,则士争先。”搞迷信,“虽卜时行刑,择日出令,必无成功。”指出迷信者的欺骗性,“附会前史,变易旧经”,“复军败将者,则隐秘无闻;偶同幸中者,则共相崇饰。”还用周武王在甲子日兴师伐纣,一战克殷的历史事实,驳斥迷信书上甲子日兴兵必败之说的荒谬。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的因素,不是鬼神和天的力量,“人事苟修何往不济”?认为若“兵强将智,粟积城坚”,即使遇到什么不吉利的时日,也不会失败。还通过事实区别了有根据的预见和迷信的预言。但又反对“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的提议,认为“此所谓过犹不及也”,并主张用蓍龟去筮吉凶,反映了他无神论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