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 1105—1155;一作1102—1161 南宋学者。字仁仲。崇安(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季子。学者称五峰先生。年幼时曾师事二程门生杨时和侯仲良。以父荫补右承务郎。主抗金,拒绝与秦桧交往,隐居湖南衡山达二十余年。哲学上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天者,道之总名也”(《知言》卷五)。“道者,体用之总名,仁其体,义其用,合体与用,斯为道矣”(《知言》卷一)。“物拘于数而有终,道通于化而无尽”(《知言》卷三),将“道”归结为具有道德属性的抽象的绝对物。又提出“道”与“物”不可分离,“道之有物,犹风之有动,犹水之有流也”(《知言》卷一)。把“物”看做“道”的表现。论“性”有较多发挥。认为万物之“性”皆同,“观万物之流形,其性则异;察万物之本性,其源则一”(《知言》卷二),看到具体事物皆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而不仅限于人性的范围。还指出天地之间的事物处在无穷的变化之中,“滔滔天下,若动若植,是曾无一物息者矣”(《五峰集·不息斋记》),人们应该“通其变,然后可为也;务其宜,然后有功也”(《知言》卷五)。提出对事物的认识要“缘事物而知”,“必身亲格之,以致其知焉”(《复斋记》)。强调对“道”掌握的重要性,凡人能“循道而行”,则可“不为万物役”(《知言》卷三)。有《五峰集》、《知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