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命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技术发展的飞跃形式。指在技术自身发展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变革。有两种含义。第一,就技术自身发展而言,指技术体系、技术结构的根本变革,即决定某一时期技术体系性质的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的根本变革。这种技术自身发展上质的飞跃,可称为原理性技术飞跃。原理性技术飞跃是为达到某一技术目的方法从一个原理变为另一个原理,突破原来技术原理的限定范围和规范,它属于技术体系、技术结构的根本变革。电动机相对于蒸汽机而言就是原理性技术突破引起的技术体系结构的变革,进而形成新技术革命。第二,就技术的社会属性生产力而言,它指决定某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的变革,这种变革将引起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以至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产业革命、社会革命不仅包括生产力的内容,也包括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所以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社会革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社会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结果必然促进生产组织结构和劳动结构的变革,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和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一般认为,近代以来共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发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蒸汽动力技术的革命,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改良为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指的是19世纪中叶的电力技术的革命,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指的是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出现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这次新技术革命不是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一个新的技术群的突破,这是区别以往技术革命的特点之一。现代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是互相关联的,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先导,而技术革命则是科学革命的条件。历史表明,技术革命既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对技术需求的结果,所以技术革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