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 近代梁启超著。原为作者在日本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授课之讲义。后经整理,发表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议报》第八十二册、八十四册。认为人类的许多德性“其形质相反,其精神相成,而为凡人类所当具有,缺一不可”;又具体比较论述了独立与合群、自由与制裁、自信与虚心、利己与爱他、破坏与成立这十种德性的区别与联系,逐得结论:“知有合群之独立,则独立而不轧轹;知有制裁之自由,则自由而不乱暴;知有虚心之自信,则自信而不骄盈;知有爱他之利己,则利己而不偏私;知有成立之破坏,则破坏而不危险”。并认此为“治身之道”、“救国之道”。反映了作者伦理思想中的辩证因素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妥协立场。后收入《饮冰室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