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 276—339 东晋名士。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历任安东司马、司徒、大司马等。元帝为琅邪王时,导知天下已乱,因此劝他广收贤俊,潜有兴复中原之志。及元帝继位,以导为丞相。后受遗诏辅明帝,又受明帝遗诏辅成帝。事历三朝,出将入相,朝野号称“仲父”。尝上疏主张设庠序,明五教,以移华伪之俗,息浮虚之竞,“使文武之道坠而复兴”(《晋书·王导传》)。善清谈,《世说新语·文学篇》说“(导)带麈尾语殷(浩)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既共清谈,遂达三更。“倡三理”,“王丞相(导)过江左, 止道声无哀乐、 养生、 言尽意三理而已。”(同上)原有集十一卷, 已佚。今存《请建立国史疏》、 《上书请修学校》、 《议复肉刑》、《遗王含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