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 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 Соловьёв1853—1900 俄国宗教哲学家、诗人、政论家。1873年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后在莫斯科神学院学习。曾为莫斯科大学哲学教研室讲师。1877年离职。后移居彼得堡,在国民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工作。1880年,获博士学位,任副教授。1881年因发表反对死刑的演说被迫放弃教学工作。在19世纪80年代作为政论家进行联合东西方教会的宣传活动。90年代从事哲学和文学工作。提出要在反唯理论和宗教神秘主义的基础上革新和改造哲学。认为西方哲学把人类思想绝对化,因而陷入片面的悟性、抽象性。声称通过把哲学变为宗教的从属物的方法,达到克服知识与信仰、思想与生活的隔绝状态。信奉新柏拉图派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对自然界和人是第一性的;万物都有内在的精神,这种精神本质是超存在物的,也就是神;神产生存在,并表现在存在中。认为哲学的基本概念是普遍统一。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统一的,但世界统一的根源在于神,宣称神是“一切中的一切”。认为人们所看到的现象世界只是看不见的彼岸世界的暗淡的反光、影子,是神的普遍统一的虚伪方面或虚幻观念。在认识论上,提出“完整知识”的思想,把“完整知识”设想为神学、“理性”哲学和实证科学的结合,其中神学起主要作用,只有借助神秘启示才能洞察超验世界的奥秘。在社会学方面,把人类历史解释为神人结合的过程。主张联合东西方的教会以建立世界教会,认为统一的世界教会和统一的世界国家的联盟将形成神权政治的基督教君主制,即“神人”联盟的理想制度。伦理学上,认为爱是“普遍统一”在人们关系中的实际表现,真正的爱建立在信仰上。在美学方面,认为艺术的内容和目的是通过创作活动使人与神的世界往来。“完整创作”是艺术和宗教的互相渗透,艺术从属于宗教。是俄国唯心主义哲学的著名代表,对这一派别中的宗教哲学家有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抽象原理批判》(1877、1880)、《完整知识的哲学基础》(1877)、《神人讲座》(1877—1881)、《俄国和全球基督教会》(1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