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狄尔泰
类别 哲学
释义 狄尔泰     Wilhelm Dilthey1833—1911

德国哲学家。先后在海德尔堡大学、柏林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历任巴塞尔大学、基尔大学、布雷斯劳大学、柏林大学教授。强调从人类生命活动的内在联系寻求历史的统一性和客观性。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人文科学即“精神科学”,本身是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知识,以对生命的体验、表达和理解为基础,其对象是整个人类的生命现象。自然科学只研究物质的、外在于意识的东西;人文科学研究人的精神生活,在其中主客观是统一的。精神生活底层的潜流及其全部丰富内容都是生命,包括人类的创造力及创造的表现,即“社会的历史的实在”。仿效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试图建立历史的批判哲学,即“历史理性批判”,主要回答“历史如何可能?”和“历史知识如何可能?”两个问题。即为认识历史找到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使人文科学关于人类历史的知识能像自然科学关于自然的知识那样确实可靠。认为正是由于存在着生命的经验和意义,历史才是可能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典籍、文献乃至制度和习惯,都体现了人的生命和精神。同时,正是由于历史的研究者也即历史的造就者(主体同于客体),历史知识才是可能的。但历史的研究者或解释者同历史的造就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历史的间距,因此在理解和解释历史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解。继承和发展施莱尔马赫的释义学,提出“生命解释学”,即通过批评性的解释来恢复当时对象的历史情境,通过“移情作用”进入对象的思想感情状态中,暂时忘却自己,将主体融化在客体之中,同时又在客体中找到主体。用人的生命活动来解释历史和文化,对后世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等思潮有较大的影响。在美学上,从一般精神科学原则出发,把传统美学分为三种:一是17世纪对艺术的理性主义考察,认为这种美学摒弃了想像的自主性;二是18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认为这种美学没有看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性;三是19世纪对艺术的历史研究,认为这种美学缺乏根基,主张把它和18世纪对艺术的心理研究相结合,才是完整的。狄尔泰肯定了世界观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他把世界观分为三种,自然主义世界观,即以认知的态度对待世界;主观观念论,即以人类的自由去反抗自然的决定,以先验的范畴反拨感觉;客观观念论,既不从科学的立场,也不以敌对的态度看待实在,而是把实在作为体验的对象。狄尔泰认为客观观念论是艺术家应具备的最合适的世界观。主要著作有《精神科学引论》(1883)、《体验与诗》(1905)、《论德国诗歌和音乐》(1933)、《伟大的幻想诗》(1954)、《论文汇编》(12卷,1914—1936)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6: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