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对刺激模式的确认与分辨。如识别一个三角形、一个单词、一张人脸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模式识别依赖于人脑对信息的复杂加工。要识别一个模式,感知到的信息必须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当模式的感觉特征与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相匹配的时候,这个模式便被识别出来了。这时,人们往往会给刺激模式一个名称。一般地说,对一个模式的识别,需要利用两种记忆,一是感觉存储,它主要保持输入的感觉信息;二是长时记忆,它保存着与上述输入信息进行匹配的、过去获得的关于各种事物的记忆编码。同时,对一个模式的识别,一般要经过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基本过程。经过模式识别以后,关于刺激的粗糙的、原始状态的信息(如视觉形状),就转换成某种对人来说有意义的东西。因此,模式识别在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模式识别究竟是怎样完成的这一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的看法尚不一致,提出了关于模式识别的种种理论,如原型理论、模板理论、特征分析理论、结构理论、平行分布加工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