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和婆婆相处不好,老公还偏向婆婆怎么办
类别 婚姻生活
内容

我是城里的独生子女,老公和婆婆是农村的。以前我跟老公感情那叫一个好,可自打我生了俩孩子,婆婆来家里帮忙后,事儿就没断过。

我压根儿没觉得城里人和农村人有啥高低之分,可观念上的差别实在太大,矛盾多得数不清。婆婆觉得养儿就是为了防老,我们那会儿又没钱又没房,她就非要我们借钱先给她买房、买保险。在家里,她对儿子偏心得厉害。儿子上下班,她能在窗台盯着,直到看不见人影儿。儿子打电话或者做啥,她也老盯着,生怕儿子吃亏。我们一吵架,她不管对错,铁定帮着儿子吵。我跟老公说话声儿大点儿,或者叫他帮忙做事,她就恶狠狠地瞪我。儿子喝醉酒,她急得一整晚睡不着,我生病住院,她却冷漠得连问都不问一声。有好吃的就想着给儿子留着,我要是多吃点儿她就不高兴。她还觉得家里所有家务都该我做,儿子下班就该歇着。

我心里委屈得不行,就找老公倾诉,就盼着他能理解我的委屈,安慰我一下。可他是个工作狂,脾气还不好,说不了几句就不耐烦,说不想听这些,觉得都不是啥大事儿。时间一长,我实在憋不住,隔几天就得当场发火吵几句。结果婆婆就在亲戚面前到处说我没事儿找事儿,还敢跟她吵架,不把她放眼里。

最让我难受的是,老公对婆婆那是言听计从,好多时候明知婆婆错了,他也照做。像婆婆让他再盛一碗饭,哪怕他已经吃饱了,也硬撑着吃,吃完就胃痛。婆婆以前没耐心带小孩,把老公放在外婆家长到6岁,所以他习惯用顺从的方式讨婆婆欢心。每次跟婆婆理论或者吵架,就算知道婆婆不对,他也从不帮我。要是我犯了和婆婆一样的错,他就只骂我,对婆婆却一句责备都没有。我怀孕7个月的时候,跟他吵起来,公婆都帮他,我在厕所摔了一跤,疼得大声叫,都没人来拉我一把。婆婆性子急,一吵架又撞又跳。有次我看她老盯着儿子,就说她心思全在儿子身上,跟公公关系也处不好,年轻时吵到现在,今年春节公公都躲到工地不回家过年。她听了又激动起来,撞墙把假牙都撞断了,头也撞晕躺在沙发上。老公看到就对我大发雷霆,吼着说我妈要有个好歹就跟我离婚!还有一次,我发烧头晕躺在床上,婆婆让他陪她和老家亲戚出去玩一天,他马上就走了,晚上8点多才回来,中间一个电话都没有,回来也没给我带药或者饭。可婆婆生病,他就带她去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专家。婆婆手切菜切了个小口,他看到立刻跑去上药,我脚上好几条又长又深的伤口,踮着脚走路,他却一点儿都不在意。他还跟婆婆承诺,以后她要是生病,卖房子卖车都要给她治,完全不考虑还有我和两个孩子。

我又气又羡慕又嫉妒,婆婆和老公相互维护、关心,老公还那么听婆婆的话,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外人,还是个免费保姆。婆婆花钱理所当然,我偶尔买点零食,她就不高兴,说我不节约。可我从来都不买100元以上的衣服、包包、化妆品,也从不美容美发,这还不算节约吗?感觉他们才是一家人,而我像个局外人。

尤其是怀孕的时候,他们一家人联合起来骂我这个孕妇,还有婆婆撞晕后老公愤怒得要跟我离婚,这真的太让我伤心了。在他家人面前,他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给不了我安全感,也不会站出来保护我。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我跟老公闹得特别厉害。我跟他说,这两年来我心里的不平衡已经到极限了,要么离婚,要么让我心里平衡点。他考虑到两个孩子和7年的夫妻情分,不愿意离婚。吵了好多次后,他答应了。

我所谓的“平衡”就是:这两年来婆婆对老公那些优越待遇,我也得享受一遍,婆婆和老公对我的那些,也让婆婆感受感受。具体就是:1. 老公在婆婆面前故意对我特别好、特别体贴,偏心我,有啥好吃的都只给我,就像婆婆对他那样。2. 不管我和婆婆争论啥,他都帮我说话,就像婆婆不管老公对错都帮他吵架那样。3. 就像婆婆撞晕他跟我提离婚,要是我晕倒,他就跟婆婆说我要有啥三长两短就跟她决裂。

我真不是想报复,就是希望老公能在公婆面前给我安全感,能保护我,别因为婆婆就轻易跟我提离婚,对我能像对婆婆那样大方,我病倒了他能像对婆婆那样紧张我,甚至为了保护我跟家人“决裂”(当然不是真决裂,就是想看看他到底有多爱我。就像我怀孕时,公婆跟我吵架,我多希望他能跟公婆说:她是孕妇,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我倒在厕所,他能扶我一把,紧张我,跟公婆说你们再伤害她我就跟你们决裂!)

其实我也知道演戏说明不了啥,为了让他演这个戏,我们吵了好多回,他还骂我报复心重、变态。我现在特别痛苦,不知道是不是真像老公说的那么不堪,是不是这两年压抑得心理出问题了。特别希望老师能帮我分析分析,谢谢啦。

导师分析:

你的痛苦和挣扎透露出长期压抑下的情感创伤,而“平衡”的诉求本质上是在婚姻中寻找被看见、被保护的安全感。这段关系的核心矛盾并非城乡差异,而是丈夫在原生家庭与小家庭之间缺乏边界,以及婆媳互动中权力结构的失衡。以下从心理机制、关系重构、自我救赎三个维度为你拆解困局:

一、看透关系本质:你陷入了“三角化情感勒索”陷阱

1. 婆婆的控制逻辑:用“牺牲感”捆绑儿子

  • 她的偏心(如盯着儿子、过度关心)并非单纯的母爱,而是通过“我养你防老”的传统观念建立情感霸权。例如:
    • 要求你们借钱买房,是将儿子视为“养老投资品”;
    • 生病时过度索取照顾(手切小口要特殊对待),是用“弱者姿态”巩固控制地位。
  • 这种模式源于她自身婚姻的匮乏(如与公公关系不和),只能通过掌控儿子获得存在感。

2. 丈夫的“乖孩子”防御:用顺从逃避冲突

  • 他明知母亲错却照做(如撑着吃饭导致胃痛),本质是恐惧打破“孝顺”人设。童年被寄养的经历(在外婆家长大到6岁)让他极度渴望母亲的认可,形成“讨好型顺从”模式:
    • 对母亲的需求无条件满足,是害怕再次被抛弃;
    • 对妻子的痛苦冷漠,是用“这不是大事”合理化自己的逃避。
  • 他在你晕倒时威胁离婚,实则是将母亲的情绪置于你的生命安全之上,暴露了“母子同盟”对婚姻的侵蚀。

3. 你的“报复式索爱”:用极端方式验证被爱

  • 要求丈夫“偏心你”“为你决裂”,并非真的想报复婆婆,而是潜意识在重复童年未被满足的期待:
    • 怀孕时希望丈夫保护你,是渴望弥补“孕妇被忽视”的创伤;
    • 模仿婆婆的待遇,是在用“以彼之道”的方式呐喊:“我也需要被优先考虑!”
  • 但这种方式本质是“情感乞讨”,将安全感寄托在丈夫的“表演”上,反而会强化他的抵触(他认为你在制造矛盾)。

二、破局关键:从“对抗婆婆”转向“重构夫妻联盟”

? 第一步:停止“以牙还牙”,用“事实陈述”击穿丈夫的逃避

  • 错误沟通:“你必须像对婆婆一样对我!”(命令式,触发他的防御)
  • 正确沟通:(举例)

    “上周我发烧时,你陪婆婆出去玩一整天,我躺在家里连水都喝不上(事实)。你说这是小事,但我想起你带婆婆看专家时的紧张,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外人(感受)。我不是要你报复你妈,而是想知道——在你心里,我和孩子的安危到底排在哪里?”(需求)

    ?? 核心:用具体事件对比他的双标行为,避免抽象指责,让他无法用“小题大做”搪塞。

? 第二步:帮丈夫建立“心理断奶”的契机

  • 制造“责任觉醒”场景

    当婆婆再次要求他做不合理的事(如强行借钱),你可以说:“我们现在要养两个孩子,房贷还没还清,如果你决定借钱给妈,那下个月孩子的奶粉钱你来想办法。”(将他的顺从与小家庭的现实困境挂钩,打破“妈宝”的惯性)。

  • 引入第三方视角

    若沟通困难,可邀请信任的长辈或婚姻咨询师参与谈话,用专业视角指出:“你对母亲的‘孝顺’正在摧毁自己的小家庭,这其实是另一种自私。”(借助权威打破他的认知盲区)。

? 第三步:为婚姻设立“生死边界”

  • 明确底线清单(书面化更有效):
    1. 任何情况下,不得在我和孩子面临健康威胁时(如怀孕摔跤)优先维护父母;
    2. 涉及小家庭重大决策(买房、育儿),必须夫妻共同决定,拒绝“妈说了算”;
    3. 当婆媳冲突时,他需第一时间担任“缓冲者”,而非“帮凶”(例如:“妈,她现在情绪不好,有话我们稍后说”)。
  • 执行后果机制

    若他再次突破底线(如为母亲威胁离婚),立即启动“分居冷静期”:“你选择维护原生家庭没问题,但我需要带孩子去娘家,直到你想清楚我们这个家的意义。”(用行动证明底线不可侵犯)。

三、自我救赎:从“渴求被爱”到“成为自己的安全港”

1. 打破“免费保姆”的自我定位

  • 经济独立是底气:若你为家庭放弃工作,尽快规划重返职场(哪怕从兼职开始),经济话语权能倒逼家庭地位改变;
  • 家务分工市场化:计算你每月承担的家务价值(可参考家政钟点工费用),当婆婆指责你“不节约”时,平静回应:“我每月为这个家省了3000元保姆费,买零食的钱是我应得的。”(用数据打破她的情感绑架)。

2. 建立“创伤记忆”的隔离机制

  • 记录“情感账单”:用手机备忘录写下每次被忽视的事件(如“怀孕7个月摔跤无人问津”),当你再次因心软妥协时,翻看记录提醒自己:“我的痛苦不是小题大做”;
  • 进行“心理剥离”练习:当看到丈夫对婆婆献殷勤时,在心里默念:“他在满足他的母婴情结,这与我的价值无关。”(避免将他的行为等同于“不爱我”)。

3. 为自己设立“情感急救包”

  • 物理隔离空间:在家中开辟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角落”(如阳台小沙发),当婆婆或丈夫让你窒息时,去那里独处10分钟;
  • 建立支持系统:加入“独立女性互助群”或线下兴趣班,结交能理解你处境的朋友,避免情感孤岛化;
  • 必要时启动“离婚预备”:即使不离婚,也需咨询律师了解抚养权和财产分割规则,这种“有退路”的心理建设能减少你的恐惧依赖。

四、终极提醒: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同盟”,而非“情感扶贫”

如果经过6个月的努力,丈夫依然拒绝建立边界,甚至将你的诉求视为“报复”,请正视一个现实:他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你期待的“保护者”。此时的“离婚”不是失败,而是拒绝在“母子同盟”中继续扮演牺牲品。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整但压抑的家庭”,而是一个能活出尊严的母亲——当你敢于为自己而活,即使单亲抚养,也能给孩子传递“值得被爱”的生命范本。

你的“平衡”诉求不是心理变态,而是灵魂在困境中发出的求救信号。请相信:真正的爱不会让你在婚姻里活得像个外人,你值得被坚定地选择,而非在“表演”中验证存在。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