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本质与现象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本质与现象 essence and appearance 哲学范畴。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隐藏在现象后面并表现在现象之中。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是本质的表现形式。古希腊哲学家在探索世界的本源时,已涉及这对范畴。德谟克里特力图用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乃至精神现象。他认为,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至于造成这些现象的事物本质即原子和虚空却不能直接为感觉所发现。在近代,康德把统一的客观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两部分,认为现象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但他错误地认为“自在之物”是不能认识的,把现象与本质割裂开,从而陷入不可知论。黑格尔认为,现象与本质表现着事物或过程的外在方面和内在方面的统一,“本质性在现象中出现,所以现象恰恰不单纯是无本质的东西,而是本质的显现”(《逻辑学》),哲学的任务就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但在黑格尔那里,本质只是抽象的“概念”、“思想”,具体事物则是观念本身局部性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把本质和现象看做客观现实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现象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和现象。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多种多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来表现事物的本质。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依赖本质。本质与现象又相互区别。本质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则是本质的具体的个别的表现;本质是比较单一的、稳定的东西,现象则丰富多彩、变动不居;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深刻的,只有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则是表面的、外露的,直接呈现在人们的感官之前。本质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3页)。认识本质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一方面,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现象又不等于本质,把握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逐步深入的过程。客观事物不仅包括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而且本质自身也是多层次的,它表现着现实的复杂的层次结构。列宁说:“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列宁全集》第55卷第191页)在本质和现象问题上,既要看到两者的统一,反对把本质与现象割裂开来的不可知论;又要看到两者的差别,反对把现象与本质等同起来的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流派。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现象与本质关系的原理说明:“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9页)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