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
【唐韵】【集韵】【正韵】乌懈切【韵会】幺解切,并音䅬。【左传·僖二十二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战国策】塞黾隘。
又【说文】陋也。【玉篇】急也,陕也。【诗·大雅】诞置之隘巷。【礼·礼器】君子以为隘矣。【战国策】人之急也,若自在隘窘之中。【荀子·王霸篇】生民则致贫隘。
又【正韵】乙革切。与阨阸并同。【战国策】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又】寡人之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注】隘,亦不通也。读作阨。
又叶于既切,衣去声。【谢庄·宋孝武帝文】芝盖迫𫐉,上骧眷辔。万宇肃其北𨌹,灵阿具其深隘。
又叶伊昔切,音益。【屈原·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说文】籀作隘。【玉篇】本作阸。【集韵】或作阨。【篇海】一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