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唐韵】【集韵】徒困切【正韵】杜困切,并音钝。【说文】迁也。【玉篇】逃也。【左传·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又【广韵】隐也,去也。【诗·小雅】勉尔遁思。【后汉·郅恽传】南遁苍梧。
又回避也。【后汉·杜林传】上下相遁。【注】谓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又遁甲。【后汉·方术传】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
又【广韵】徒损切【集韵】杜本切【正韵】徒本切,并音囤。义同。
又【集韵】七伦切【正韵】详伦切。并与巡同。【前汉·平当传】逡遁有耻。
又与逡通。【前汉·贾谊过秦论】遁巡不敢进。 【说文】亦作遁。
〔【后汉·杜林传】上下相遁。【注】谓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 谨照原文避去改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