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须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须 字形信息 字型 左彡右页 部首 彡,页 繁体字 須,鬚 包含“须”的字 媭𫷈𬘳𪾔𰩧 发音信息 (须字怎么念) 拼音 xū 粤语发音 seoi1 注音符号 ㄒㄩ 字典解释 (须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须 xū 《汉语大词典》 1.胡须;胡子。后多作“须”。 2.触须。 3.植物及其他物体上像须的东西。 4.止;停留。 5.等待。 6.片刻;一会儿。 7.稍许;稍微。 8.迟缓。 9.依靠。 10.任用;采用。 11.须要;需要。 12.要求。 13.索取;勒索。 14.必要。 15.一定;必定。 16.必须。 17.本来,理所当然。参见“须是”。 18.到底,终于。 19.有。 20.是。 21.却;可。表示转折。表示强调。 22.虽然。 23.即使。 24.自;自然。 25.正。 26.通“媭”。 27.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西。 28.姓。春秋时楚有须务牟。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29.胡须。 30.动物的口毛;昆虫的触须。 31.花蕊、芒穗;枝叶和根末似须者。 32.流苏。 康熙字典 须《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字部】 【广韵】锡俞切【集韵】【韵会】询趋切,并音需。【说文】面毛也。【易·贲卦】贲其须。【注】须之为物上附者也。【疏】须上附于面。【释名】颐下曰须。须,秀也。别作须。俗作须。 又待也。【易·归妹】归妹以须。【诗·邶风】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又与𩖕通。【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尔雅·释诂】𩖕,待也。 又资也,用也。与需通。【尔雅·释兽须属】兽曰衅,人曰挢,鱼曰须,鸟曰狊。【疏】此皆气倦体罢所须若此,故题云须属也。 又斯须,犹须臾也。【礼·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又迟缓也。【左传·成二年】子不少须,众惧尽。【后汉·清河孝王传】且复须留。【注】《东观记》须留,作宿留。 又须女,星名。【史记·天官书·婺女注】正义曰:须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须女,贱妾之称,妇职之卑者。 又国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须句。【公羊传】作须朐。【前汉·地理志】东郡须昌县,故须句国 又【左传·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须之鼓。【史记·周纪】文王伐密须。【注】密须氏,姞姓之国。今安定阴密县是也。 又邑名。【诗·邶风】思须与漕。【传】须、漕,卫邑 又【后汉·郡国志】南阳郡顺阳有须聚。 又菜名。【尔雅·释草】须薞无。【疏】诗谷风,采葑采菲。传,葑须也。先儒以须葑苁当之。孙炎云:须,一名葑苁。 又草名。【尔雅·释草】台,夫须。【疏】台,一名夫须。莎草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䴘,须鸁。【疏】䴘,一名须鸁。 又兵器。【䆁名】须盾,本出于蜀。须,所持也。 又【扬子·方言】须,捷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 又姓。【左传·庄十七年】有须遂氏。【战国策】魏大夫须贾。 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又【左思·吴都赋】旗鱼须。【注】以鱼须为旗之竿也。 又【集韵】逋还切,音斑。班也。【礼·玉藻】笏,大夫以鱼须文竹。【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隐义云: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辞】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陆云·九愍】生遗年而有尽,居静言其何须。将轻举以远览,眇天路而高游。【注】须,求也。 【说文徐注】此本须鬓之须。页,首也。彡,毛饰也。借为所须之须。俗书从水,非。毛氏曰:须与湏别。湏,火外切。烂也。 〔【逸雅】颐下曰须。〕 谨按语见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左传·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𩖕矣。〕 谨按原文本作须,其义则为𩖕。石经及各本皆同。今仍改须。〔【尔雅·释兽须属】鱼曰须,鸟曰臭。〕 谨照原文曰臭改曰狊。〔【前汉·清河孝王传】且复须留。〕 谨照原书前汉改后汉。〔【诗·邶风】思须与漕。【注】须,漕,卫邑。〕 谨照原文注改传。〔【逸雅】须盾,本出于蜀。须,所持也。〕 谨按所引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䆁名。〔【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注】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 谨照原书注改为释文。 在古籍中的用法 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 须 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 ... 《東坡先生詩集註》東坡先生詩集註卷二“游览”,(明) 蘇軾 撰,刻本,第19頁 者貴胡 须 似铁,手足似玉,不貴 ... 《新刻统会诸家风鉴全像人相全编》新刻統㑹諸家風鑑全像人相全編卷之三“官貴口訣”,(明) 葆和子 撰,明崇祯刻本,第21頁 曰肴彼吏部銓𣷁之司當 须 間要 《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庚集卷九,(南宋) 劉應李 輯,刻本,第8頁 忙里要偷闲, 须 先向闲时讨个欛柄,闹中要取。静 须 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 ...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 须 念衰老的辛酸。持身不 ... 《菜根譚》菜根谭前集,(明) 洪應明 撰、(明) 汪乾 初校,萬曆四十五年(1617)刻本,第29-30頁 又今月八日,新降右 须 日逐鲜堂,轻从虏庭, ... 愿发国中及诸部故胡新降精兵,遣左谷蠡王师子、左呼衍日逐王 须 訾将万骑出朔方,左贤 ... 《全後漢文》南匈奴单于屯屠何“求并北成南上言”,(清) 嚴可均 編纂,光緒十三至十九年廣州廣雅書局刊本,第1-2頁 孔別所官即 须 謹 攺字盖因以梧训为灵 ... 《復初齋文集》卷十三 文稿十三,(清) 翁方綱 撰,稿本,第37頁 洗隱 须 五去小以假少言 不百旱 ... 《日記》宣統二年四月冊,(清) 李乾命 撰,光緒三十二年(1906)至宣統二年(1910)飛霞室紅格稿本,第2頁 夫人 □□有路可救伊, 须 着協力相扶持,不枉受 ... 《古板新造崔鳴風子全歌》古板新造崔鳴凤子全歌卷之六,(清) 佚名 撰,潮州義安路李萬利本,第22頁 察潜後盜化消逸兵形以 须 《劉式訓奏議函電稿》劉式訓函電稿卷五,(清) 劉式訓 撰,藍格抄本,第43頁 此又时疫 须 用真川厚朴六 须 芾之以途 《石畫龕論述》卷二,(清) 杜堮 撰,刻本,第36頁 共脈二〇家 须 每黄 馬京王茂元案 廿罝 ... 《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卷二十二,(清) 曾國藩 撰,宣統元年中國圖書公司本,第33頁 陋辯到墊垂彂勇弹不 须 分物我榮兹慫同覩 《梅亭隨筆》梅亭隨筆卷三,(清) 陳汝鼇 編,稿本,第60頁 太康失国,昆弟五人, 须 於雒汭,作五子之歌。 ... 《新學偽經考》新学伪经考卷十三 书序辨伪第十三“第七辨 孔子书并无太誓序,此篇亦伪”,(清) 康有為 撰,光緒十七年康氏萬木草堂刻本,第28頁 题盤 须 方秀才車也 椯相 贮合埭 ... 《南阜山人詩集類稿》南阜山人詩集類稿卷四,(清) 高鳳翰 撰,稿本,第2頁 心天犯字樣 躬儀尺蚤 须 砂若婆響長互相爭闻 《清末刑案及公文雜鈔》清末刑案及公文雜鈔 卷四,(清) 佚名 抄,光緒傳抄本,第17頁 切为子还 须 孝父𪥪 就功名日故土 《繡像六美圖》卷一,(清) 佚名 著,同治9年本,第10頁 田家乃是忠良臣𤈜 须 法𤎉治石民自有朝髙陞 ... 《古板新造紫荊亭全歌》卷二,(清) 佚名 撰,潮州義安路李萬利本,第46頁 正如此,我們同來,还 须 同返。按下不題。 《蝴蝶媒》蝴蝶媒卷之一,(清) 南岳道人 編、(清) 靑溪醉客 評,石印本,第37頁 又言:倭所依者水,而水戰却不利正兵, 须 東西各水兵一枝,止作 ... 《兩朝平攘錄》两朝平攘録卷之四,(明) 諸葛元聲 選、(明) 商濬 校訂,江戶寫本,第23-24頁 體元人君之職, 须 得與天地参意。以舜典 ... 以舜典、商訓証 人主之職在論相, 须 得宰相 意。以帝歌、陶 ... 《春秋單合析義》春秋卷之一,(明) 林挺秀 撰、(明) 林挺俊 撰,康熙三十四年(1695)挹奎樓刻本,第2頁 须 知天上人间物,同禀 秋 ... 《斷腸詩集》卷一,(南宋) 朱淑真 撰,抄本,第19頁 咱有言語尔 须 知。娘娘虽禁冷宫内, ... 尔 须 在此吃晚飯,必候今晩 ... 言语 须 欲问明白,五更就着出 ... 言语谨记 须 欲听。鳴凤听到这因依 ... 《新造崔鳴鳳仔全歌》新造崔鳴凤子全歌卷之一,(清) 佚名 著,潮州義安路李萬利本,第38-39頁 欲相白何 须 看君王为妻嫁不捲舍翁 ... 《古板新造劉成美下截全歌》卷七,(清) 佚名 撰,潮州義安路李萬利本,第8頁 心方外,摈影人间,犹 须 迹与俗分,事与时隔。 ... 至若君亲之地,礼兼臣子;孝敬所宗,义深家国:不有制度,何以经纶?望请僧、尼、道士、女冠等,道为时 须 ,事因法会者,虽在君 ... 《全唐文》卷零二百四“張松壽”,(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3-14頁 強曰他一㸔鱿囬返法凉 须 這安排 《新造柳世清雙噩魚》卷一,(清) 佚名 撰,潮州李春記書坊本,第34頁 官人 须 当共吾说,不呾妾身亦 ... 《古板新造崔鳴鳳薦佛衣全歌》卷六,(清) 佚名 撰,潮州義安路李萬利本,第4頁 者至矣 须 空學疑不及此而不能問 ... 《新鐫四書說約大全合參》論語卷之七,(清) 趙昕 輯、(清) 陳晋 輯,初武林聖雨齋刻本,第3頁 须 以 援光三必隨正起經 援 ... 《蘇藩政要》蘇藩政要卷一上,(清) 華鵞洲 撰,抄本,第4頁 须 知察词于差書 有明训。 ... 。愚民差𠁅原不难于分剖,只 须 令其 倾筐倒箧,暢所欲 ... 開口耶? 官之聽訟,必 须 酌理準情,平心定断, ... 《懲忿集》卷一,(清) 佚名 著,末(between 1821 and 1911)年本,第18-19頁 闻見 须 論當應與不當應,不當 ... 《说理会编》說理會編卷之三“聖功一”,(明) 季本 撰,其他影印本,第18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