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鈍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鈍 字形信息 字型 左金右屯 部首 金 简体字 钝 异体字 𫒇 包含“鈍”的字 𡚃𢵶𫫲𰼼 发音信息 (鈍字怎么念) 拼音 dùn 粤语发音 deon6 注音符号 ㄉㄨㄣˋ 字典解释 (鈍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鈍 dùn 《汉语大词典》 1.不锋利。 2.失利;不顺利。 3.笨拙;迟钝。 4.形容文辞质朴。 5.折磨;折腾。 6.方言。嘲讽;挖苦。 康熙字典 鈍《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唐韵】【韵会】徒困切【正韵】杜困切,并音遁。【说文】𬭕也。 又【玉篇】顽钝也。【史记·陈丞相世家】士之无耻顽钝嗜利者,亦多归汉。 又【正字通】凡质鲁者曰钝。【前汉·鲍宣传】臣宣呐钝于辞。 又【广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陈琳·檄吴文】兵不钝锋。 又【博物志】宝剑名。钝钩,欧冶子所作。 又【淮南子·览冥训】钝闷以终。【注】钝闷,无情也。 又通作顿。【贾谊·治安策】芒刃不顿。【前汉·翟方进传】迟顿不及事。 说文解字注 鈍 《说文解字注》 𬭕也。 古亦叚顿为之。 从金。屯声。 徒困切。 十三部 在古籍中的用法 是人一切根同 鈍 同刋,是人 一切根不同 鈍 不同利。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东晋) 鳩摩羅什 譯,思溪藏本,第10頁 鈍 根者,如 第二菩薩說。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釋往生品第四之上,(东晋) 鳩摩羅什 譯,高麗藏本,第7頁 是人一切根同 鈍 同利,是 一切根不同 鈍 不同利。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东晋) 鳩摩羅什 譯,福州藏本,第9頁 駑 鈍 無堪,少逃官謗,皆仁 ...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巻六十“上憲使小簡”,(宋) 魏齊賢 編、(宋) 葉棻 編,四庫全書本,第21頁 多覺寤睡眠如 乘利 鈍 馬 勤行者先至。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三義“智蘊第三中學支納息第一之一”,(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9頁 謂靜慮所不攝 鈍 信等五根。云何苦 速通 ... 謂靜慮所攝 鈍 信等五根。云何樂速 通 ... 何故彼論惟說利 鈍 信 等五根。荅依勝說故 ... 鈍 根者。乃 至廣說。有作 ... 後見謗者説名 鈍 根。復 次受佛化者有近 ... 逺見諦者說名 鈍 根。如善賢等。不近不 ... 復次中根即在利 鈍 中 攝。所以者何。說 鈍 根時中根名利勝 鈍 根故 臣。 說利根時中根名 鈍 劣利根故。由此尊者丗 ... 勝 鈍 根故。此復 可言在 鈍 根攝。劣利根故。大德說曰。中根可 言利 鈍 根攝。而不可言上下根攝。所以者何 本。 利 鈍 根者各三品故。云何知 ... 鈍 根性亦得 有三品。利 鈍 二道各三品。故契經中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九十三“智藴第三中學支納息第一之一”,(唐) 玄奘 譯,思溪藏本,第10-11頁 謂彼或是利恨,或是 鈍 根。若是利根,自能解 了,不須問佛;若是 鈍 根,不能生疑,故不問 ... ,謂彼或是利根,或是 鈍 根。若是 利根,自能解了,不湏佛說;若是 鈍 根,非法器 故,佛不爲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十二,(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7頁 是人一切根同 鈍 同利,是一人切根不同 鈍 不同利。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东晋) 鳩摩羅什 譯,普寧藏本,第10頁 謂靜慮所不攝 鈍 信等五根。云何苦 速通 ... 謂靜慮所攝 鈍 信等五根。云何樂速 通 ... 何故彼論惟說利 鈍 信 等五根。荅依勝說故 ... 冇 鈍 根者。乃 至廣說。有作 ... 後見諦都說名 鈍 根。復 次受佛化者有近 ... 逺見諦者說名 鈍 根。如善賢等。不近不 ... 復次中根即在利 鈍 中 攝。所以者何。說 鈍 根時中根名利勝 鈍 根故。 說利根時中根名 鈍 劣利根故。由此尊者丗 ... 勝 鈍 根故。此復 可言在 鈍 根攝。劣利根故。大德說曰。中根可 言利 鈍 根攝。而不可言上下根攝。所以者何。 利 鈍 根者各三品故。云何知 ... 鈍 根性亦得 有三品。利 鈍 二道各三品。故契經中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卷第九十三“智藴第三中學支納息第一之一”,(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0-11頁 想明斯聰情幽斯 鈍 情想均,則爲人類矣。 而人有聰 鈍 之不同者,蓋想屬 情想 ... 《雲棲法匯》第一卷“科經”,(明) 袾宏 著、(明) 王宇春 編,嘉興藏本,第55頁 耕耤禮,遣戶部尚書方 鈍 祭先農之神。 《明實錄》大明肅皇帝實錄卷四百四十四,(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3頁 爵禄者,所以礪世磨 鈍 ,科條品目,其可不悉 ... 《歷代名臣奏議》歴代名臣奏議卷四十,(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2頁 嚚昏莽鹵,樸 鈍 枯朽。 不期一時,以俟 ... 《文章辨體彙選》文章辨體彚選卷七百六十九,(明) 賀復徵 編,四庫全書本,第13頁 利三惑輕根 鈍 四惑重根 鈍 若别惑輕大根利初聞 《妙法蓮華經文句》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上,(隋) 釋智顗 撰,萬曆刻本,第4頁 春耕 上商略耦春耕 鈍 翁前多𮕜 又 夕 曰丁 西修 ... 《鈍翁前後類稾》鈍翁前後類稾卷六,(清) 汪琬 撰,康熙十三至十四年(1674-1675)刻本,第14頁 若角一 鈍 一銳,即破 鈍 角作垂線。 《歷算全書》厯算全書卷八,(清) 梅文鼎 撰,四庫全書本,第6頁 天恩。伏念臣賦質駑 鈍 ,毫無才譀,叨沭 《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硃批諭旨巻六十一,(清) 雍正十年至乾隆三年敕 編,四庫全書本,第5頁 外弁兵所用刀械,類皆 鈍 折不堪,著該管大臣查 ... 《清實錄》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四,(清) 溥儀 撰,抄本,第16頁 是人一切根同 鈍 同利,是人一切根不同 鈍 不同利。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南北朝) 鳩摩羅什 譯,乾隆藏本,第33頁 鎁卧於鉛 鈍 之下下工覩之固亦知矣 ...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七,(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5頁 鈍 角端者其引長之 鈍 角亦然 《環中黍尺》卷一,(清) 梅定九 著、(清) 魏荔彤 輯,咸豐九年青珊瑚馆本,第24頁 五重玄義,意兼利 鈍 。 四悉檀法,專爲 鈍 者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籖卷第三,(隋) 智者大師 説、(隋) 灌頂 記,乾隆藏本,第4頁 復次,或有 鈍 根,或有利根。 若 鈍 根者,名隨信行;若利 ...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五十四,(唐) 玄奘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16頁 運載智解了知,起心暗 鈍 瀑流纒蓋,我見垢穢 染 ... 《菩薩本生鬘論》菩薩本生鬘論卷第十一,(宋) 紹德 奉詔譯、(宋) 慧詢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16-17頁 原角 鈍 又一邊大於前下弧此皮 鈍 《弧三角舉隅》卷一,(清) 劉鐸 编、(清) 江臨泰 撰,光绪二十四年算学书局本,第7頁 遲 鈍 勝解者,謂 鈍 根身中所有勝解。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聲聞地”,(唐) 玄奘 奉詔譯,乾隆藏本,第27頁 十“利 鈍 根”者,據次第調熟名爲“ 鈍 根”,今無不開,豈得 鈍鈍 ?若㩀兼别,彼仍一 鈍 、此乃 鈍 利,故約五味判諸利 鈍 ,良由此也。一徃且從會於 鈍 者,故云“ 鈍 ”耳。所以至此機同感 ... 《法華文句記》法華文句記卷第九中“釋踊出品”,(唐) 湛然 述,乾隆藏本,第24頁 盖難言之也 鈍 吟云:妙在此句,不然 ... 《義門讀書記》義門讀書記卷十三“按漢書”,(清) 何焯 撰、(清) 蔣維鈞 編,四庫全書本,第24頁 俊鳥猶嫌 鈍 ,瞥然早已遲。 問:如 ... 《五燈會元》五燈會元卷第三十四“青原下五世”,(宋) 普濟 纂,乾隆藏本,第56頁 先是,陳 鈍 等欲見能眞草書者,朴彭年、姜希顔等往謁。 鈍 等令書所製題太平館詩於板,縣諸樓上, 鈍 作弔朝鮮國王賦,其詞 ... 《朝鮮王朝實録》魯山君日記卷第二,(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27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