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胀宇宙论 inflationary cosmology 现代宇宙学中关于宇宙整体结构和演化的一种理论。1980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古斯(A. Guth)在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对可观测宇宙的描述,除最初10-32秒外,其他都与大爆炸宇宙模型相一致。它认为宇宙经过了一个极短时间(10-35—10-32秒)的急剧膨胀,即所谓“暴胀”(inflition)。在这段时间内,宇宙达到一个称为“假真空”的特殊状态。由于“假真空”的巨大负压力现象,产生引力排斥,使宇宙按指数律加速膨胀,宇宙的尺度每10-34秒增加一倍。暴胀骤然发生时,宇宙分裂为以事件的特殊视界而彼此隔离开来的区域,其中的每一个区域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宇宙,它们在暴胀后都超过我们可观测宇宙的部分,而人类就只生活在其中的一个宇宙之中。在暴胀结束时,宇宙进入对称破缺阶段,由“假真空”态转变为“真真空”态,其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在“真真空”中产生诸如夸克、轻子之类的最基础的基本粒子,标志着宇宙的诞生。该理论成功地解决了大爆炸宇宙论所不能解释的某些问题,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均匀性、宇宙极早期物质的临界密度等。它设想在已知的粒子产生以前还有其他物质形式,丰富了人们关于物质的认识,在科学上也为宇宙的无限性提供了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