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然论 梵 Syāt-vāda 亦称“非决断说”、“非一端说”。耆那教的一种判断推论。最早由婆达罗巴忽(Bhādrabāhu,生卒年不详)提出。认为客观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性质,而具有产生、发展、变化和消灭的过程。反对在永恒的“梵”和刹那生灭的“我”、“法”之间执绝对一端说。认为从不同的侧面看待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任何一种判断和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某事在一种意义上说是真实的,在另一种意义上说又是不真实的,所以在每一种判断的前面都应冠以“或许”(Syāt)字样,用以表示这一判断的确切含义。认为判断有七种形式:(1)有,肯定判断;(2)无,否定判断;(3)有、无(亦有亦无),是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的结合;(4)非有非无,不可言;(5)有,不可言,是肯定判断和第四种判断的结合;(6)无,不可言,是否定判断和第四种判断的结合;(7)有、无、不可言(亦有亦无亦不可言),是第三、四种判断的结合。这七种判断又总称为“七支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