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情景
类别 哲学
释义 情景    

中国美学史范畴。指作品中作者的情思与客观景物的关系。中国古代文论很早就开始探讨“情”和“景”的关系。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已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触景生情,抒发因景而生的思想情绪。唐以后,对情景关系的论述,日益精细。唐皎然认为在诗歌创作中,作者的真性情须借助于景才能表现,情景融合构成诗的意境。提出诗歌“取境”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生活出发,先取境美,融入情思;一是先积精思,意静神旺,触景而发。两者都要求做到情景交融。司空图要求诗歌创作不仅要有“象”有“景”,而且要表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并进一步提出“思与境偕”,认为诗的最高造诣在于作者的情性、思想、感兴与客观的境遇、景物和谐一致,要求诗人从实景出发,做到景实、情实、理实,融情入景,不着痕迹,情景双融,自然而然。宋代诗论家通过对“情”与“景”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诗歌审美意象的结构和类型。范晞文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融而莫分也”(《对床夜话》卷三),并具体分析了杜诗中“情”“景”结合的几种不同方式。元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分析了“情”“景”结合的多种方式,认为尽管“情”“景”结合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景在情中,情在景中”。宋元诗论家对“情”“景”关系的探讨,为明代诗论家所继续。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诗乃模写情景之具”,情景的内在统一是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只有“情”“景”交融,诗才具有丰富的内涵。他还将“情景”和“虚实”、“奇正”等范畴相结合。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了关于“情”“景”的系统理论。认为诗歌意象是“情”与“景”的结合,“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古诗评选》卷五),无景之情和无情之景皆不能构成审美意象。指出“情”“景”结合是内在的统一,它在直接审美感兴中实现,“写景至处,但令与心目不相睽离,则无穷之情,正从此而生”(《古诗评选》卷五)。看到“情”“景”关系的复杂性,指出“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薑斋诗话》卷二)。中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情景说”,推动了诗歌的创作、鉴赏和批评,使中国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和价值。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