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情亦善 近代谭嗣同关于人性的观点。《仁学》:“情岂有恶哉?从而为之名耳。……言性善,斯情亦善。”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人性论和天赋人权论为据,重新阐发儒家“仁”与“性”的概念,认为“天地间仁而已矣,无所谓恶也”,“性无不同,即性无不善,故性善之说最为至精而无可疑”(《报贝元征》)。视“善”为天地本性,也是人之本性的表现。“恶者,即其不循善之条理而名之”(《仁学》),是不合天地自然之条理、违反人的本性。又吸收王夫之“天理即在人欲中”的观念,断言“天理善也,以人欲为恶,不知无人欲,尚安得有天理!吾故悲夫世之妄生分别也”(同上)。直接否定了理学家鼓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表现了要求争取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