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 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 精神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青年时代就读于美术学校。后环游欧洲,曾在意大利研究艺术。1927年到维也纳,随A.弗洛伊德从事精神分析工作,并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3年移居美国,从事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曾在哈佛、加利福尼亚、耶鲁等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他关于社会心理学、个体同一性以及心理学与历史、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对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有一定影响。在道德方面,认为人类在个体生活各个不同阶段中,必然会出现某些最基本的品性或美德。希望、意志、目的、技能是孩童时期发展起来的基本美德;忠诚是青年时期的美德;爱、关怀、智慧是成年时期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阶梯,是在人类的生理和心理进化过程中,个人先天经验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验证而表现出来的自我心理品质。70年代起,他对现代人的伦理和政治问题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主要著作有《儿童时期与社会》、《生命历史和历史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