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之后知 近代魏源用语。唐韩愈《与李翱书》中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语。魏源发挥了这个论点,借此强调“行”的重要。他说:“‘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默觚上·学篇二》)并举樵夫、估客、庖丁、知山、知海、知味为例,说明只有经过亲身的经验,接触事物的实际,才能获得真切的知识。在知识、才能的来源上,反对理学家如圣人无情、忘情才能认识天理的观点,强调“才生于情,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默觚下·治篇一》)认为如果一个人对人民没有感情,对现实无动于衷,“无情于民物而能才济民物,自古至今未之有也。”(同上)此说强调了忧国忧民,认为人的才能只有济世才是真正的智慧,表现了近代的时代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