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后私 putting public interests ahead of one's own 处理公私关系上的一种道德境界及行为方式。“公”指社会的整体或集体的利益和公众事务;“私”指个人利益和个人私事。“先公后私”就是把社会整体利益和公众事务放在首要地位,个人利益和个人私事放在次要的服从的地位,处于这种道德境界的人,在处理个人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时,虽然也考虑个人利益和要求,但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这种道德境界在各种社会里都较普遍地存在。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其不同的阶级实质。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里,他们所提倡的先公后私,实际上是要人们把统治阶级的利益放在首位,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而劳动人民则把反抗剥削阶级的革命斗争放在先于个人利益的地位,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它们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社会整体的利益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这种先公后私,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属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