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儒商伦理
类别 哲学
释义 儒商伦理    

又称“儒商经济伦理”。学术界对中国明清时期“儒贾”经营理念及经营伦理之通称。是“儒贾”商业经营活动与儒家伦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属于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范畴。明清时期,在徽州等地产生了一批自命为“儒贾”的商人群体,他们或“弃儒就商”或“商而学儒”,虽“商游乃心好儒术”,仍信奉儒家伦理精神,并使之转化为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伦理,即“儒商伦理”。运用儒家的“重义”精神于商业经营,形成了儒商的经营理念,即“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明婺源商人李大暠语,见《三田李氏统宗谱》),也就是“利以义制”(见李梦阳《明故王文显墓志铭》);“虽托游于货利之场,然非义弗取”(见《汪氏统宋谱》卷168)。同时又将儒家的道德要求引入商业行为,形成了儒商的经营原则和规范。一曰“勤俭”。清初顾炎武有言:“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肇城志·江南十一·徽州府》);二曰“诚信”。歙县商人吴南坡申言:“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古歙岩镇东石勘头吴氏族谱·吴南坡公行状》);三曰“谦和”。把儒家“贵和”伦理用于商业经营,即所谓“和气生财”;四曰“敬业”。心存“祖考之志”,持有“创业垂统”、光耀门庭的强烈责任心,因而在事业上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时人称:“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祁门倪氏族谱》卷下《诰封淑人胡太淑人行状》)针对“无商不奸”的传统偏见,儒商十分重视商人人格形象,认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因而“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见李梦阳《明故王文显墓志铭》)。所以“虽营商业者,亦有儒风”(《婺源县志稿》),“扫尽市井中俗态,虽不服儒服、冠儒冠,翩翩有士君子之风焉”(婺源《湖溪孙氏宗谱》卷1《萃峰孙公传》)。总之,“良贾何负闳儒,则其躬行彰彰矣”(汪道昆《太函集》卷55)。把“立人”与“立业”统一起来。“儒商伦理”在近代民族实业家和海外华商的经营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引起了当今学界的重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