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何晏
类别 哲学
释义 何晏     190—249

三国魏玄学家。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七岁随母在魏武宫中,操纳晏母,晏即同时被收养。少时明慧若神,深为操所宠爱。“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三国志·魏书·曹爽传》附《何晏传》注引),人称“傅粉何郎”。曹爽秉政,作为心腹,累官侍中尚书,典选举。《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注引《辂别传》说何晏“有经国才略,于物理无不精”。后为司马懿所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遂开一代风气。好老庄玄胜之谈,为“贵无”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认为“无”或“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据和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而成”(《列子·天瑞篇》注引《道论》);“无”或“道”能“昭音响而出气物,包形神而章光影”。并认为“无”或“道”是人得以“成德”的依据,具有“无爵而贵”的功能,提出:“无也者,无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者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晋书·王衍传》)。还提出“无”或者“道”是“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列子·天瑞篇》注引《道论》)。由此认为“谓无名为道,无誉为大,则夫无名者可以言有名矣,无誉者可以言有誉矣”(《列子·仲尼篇》注引《无名论》)。并认为“无名”、“无誉”的“无”或“道”可使天下事物相从而不违。主张“圣人无情”,何邵《王弼传》说: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附《王弼传》注引)。此论已佚,但从王弼驳辞中可知,晏认为圣人无累于物,不应与外物接触,而要以“无为”为体,反映在当时“自然”和“名教”的关系问题上,则表现为重“自然”而轻“名教”。认为道德名教源于“无”或“道”,出于自然。反对执著于道德之名或人为的道德规范,强调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体无作制,顺时立政”,“除无用之官,省生事之故,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景福殿赋》)。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德者无为,犹北辰不移,而众星共之”(《论语集解·为政》注)。曾以老释儒,作《论语集解》。其《论语集解》就“《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自下己意”(皇侃《论语义疏》),开义说风气,变汉代《春秋》中心为魏晋《论语》、《周易》中心。好品题人物,并好服寒食散。著作除《论语集解》外,其余《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等残篇,散见于《列子注》、《世说新语》中。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7: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