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简称“事件”。现代归纳逻辑用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试验结果,简称事件,用A、B、C,…表示。在卡尔纳普的概率逻辑中,则指在形式语言L上对语句赋予概率。从归纳逻辑的角度看,随机事件也可以看作一个语句。以掷一骰子为例,“出现2点”、“出现的点数不少于4”、“出现偶数点”等都是随机事件。这一试验出现的直接结果是“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6点”,这样的事件称作样本点(用ω表示),所有的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用Ω表示)。掷一骰子的试验,其样本空间为Ω={ω1,ω2,ω3,ω4,ω5,ω6}ωi=“出现i点”,i=1,2,…,6。随机事件有两个特殊情况:样本空间Ω称为必然事件,空集∅称为不可能事件。在概率有了公理化定义之后,随机事件的定义就有了更为抽象而严格的形式:设Ω是抽象的点ω的集,Ω=(ω),Ω中的一些子集A所成的集T,称为Ω中的一个σ -代数,如果T满足下列条件:(1)Ω∈T;(2)如A∈T,则 ∈T( =Ω-A);(3)如可列多个Am∈T,m=1,2,…,则 Am∈F。则称点W为样本点,T中的集A称为随机事件,因而T是全体随机事件的集。随机事件有下面七种运算:(1)包含。当事件B发生时,事件A也一定发生,则称A包含B,记作A⊃B或B⊂A。(2)等价。当A⊃B且B⊃A时,称A与B等价。记作A=B。(3)积。表示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事件,称为A与B的积,记作A∩B或AB。(4)和。表示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事件,称为A与B的和,记作A∪B。(5)差。表示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的事件。记作A-B。(6)互斥。如果事件A与B不可能同时发生,即AB=∅,那末称A与B互斥(或互不相容)。(7)对立。如果事件A与B互斥,又在每次试验中不是出现A就是出现B,即A∩B=∅且A∪B=Ω,那末称B为A的对立事件,记作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