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郭沫若
类别 哲学
释义 郭沫若     1892—1978

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学名开贞,笔名有沫若、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少年时即熟读古代典籍,尤喜读《庄子》。1914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习。“五四”时期,从事新诗创作,推动新思潮传播,开一代诗风。1921年,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同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在东京组织“创造社”。1923年,在日获医学士学位。认为文学可“鼓动起热情来改革社会”,遂弃医从文。早年曾受泛神论影响。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6年,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曾应毛泽东之邀,去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前夕,他疾书《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檄文,产生巨大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由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抗战开始时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写了《屈原》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革命人民的斗志。1949年8月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从事著述。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学识渊博,在其大量著述中处处表现了鲜明的哲学观点。20年代所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划时代著作。在《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卜辞通纂》等著作中,贯穿了作者一贯的历史哲学思想,对历史、考古、古文字研究贡献很大。《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先秦诸子思想,颇多创见。所著《奴隶制时代》一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他的不少著作,是与新道学、新理学等哲学思想进行斗争的产物。他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贡献,1938年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947年译了马克思的《艺术的真实》。在美学思想上,早期主张“生命底文学是必真、必善、必美的文学”,“真善美是生命派文学所必具之二次性”。文学美的特征是“自见光明,谐乐,感激,温暖”(《生命底文学》),积极倡导审美功能是美化生活的理论,认为“要用艺术的精神来美化我们的内在生活”,“养成一个美的灵魂”(《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使命是“统一人类的感情和提高个人的精神,使生活美化”(《文艺之社会的使命》)。把“自由”作为“美”的目标。认为美是人类的婴孩时代就有的要求。但从私有制产生以后,艺术则为特权阶级所独占。应该以美的艺术创造,“把固有的创造精神恢复”。在倡导艺术的审美功能论的同时,反对艺术的狭隘功利主义的动机说和目的论,认为“艺术的本身上是无所谓目的”,但它是“社会现象之一,势必发生影响于社会”(《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艺术家如果在创作时,“苟兢兢焉为个人的名利之见所囿,其作品必浅薄肤陋而不能深刻动人”(《儿童文学之管见》)。后期美学思想克服了早期的局限,主张“暂时牺牲了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去为大众人的个性和自由请命”,提出“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文艺”,“在形式上是现实主义的,在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创作口号(见《文艺家的觉悟》)。此外,在整理《管子》、《盐铁论》等古籍,评价历史人物,考证地下出土文物等方面,也多有建树。生平著述甚丰。现有《沫若文集》(17卷)行世。自1982年起《郭沫若全集》已陆续编印出版。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8: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