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论 theory of choice 科学认识论和哲学认识论中一种特别强调主体选择的哲学理论。在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严格决定论、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为代表的统计决定论之后出现。选择论认为,20世纪的科学思想是一种或然性空间中的选择思想。或然性规律的确定,给当代科学认识论提供的最重要的启示是:科学研究中的观察现象和科学定律,通过人提出的问题及同客体的作用方式而构成,是我们向周围世界提出的某些特定问题的应答。人类主体的观察手段、角度、注意中心、理论背景乃至整个文化背景,对认识对象的确立及其属性的规定、科学理论的建立和修正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选择论哲学进一步认为:机械决定论的认识论的缺陷,不仅在于它是被动的、直观的,而且在于它是反映论的;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本质在于选择而不在于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同样是人的选择规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哲学界有人提出以选择论为框架建立现代认识论,以取代经典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反映论和辩证决定论。这种主张受到批评。人的基于实践的认识活动具有选择性,但选择论不能代替和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动的反映论,以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为前提,即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并以人的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选择论虽然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但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第一性,以及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 |